近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教育部计划于今年6月在“智慧高教”平台二期增设虚拟仿真实验板块,满足高校线上教学实践、实验的需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介绍,疫情以来各地各校创新开课方式,充分挖掘各类在线实验实训和虚拟仿真平台资源,通过慕课、现场直播、虚拟仿真等方式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开展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
比如说南京大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疫情期间录制《生物化学实验》相关慕课,学生线上观看实验操作视频,开学后再进行实验操作,探索了实验教学新模式;清华大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可以居家进行的实验,通过邮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验器具,通过视频方式在线指导实验;今年同济大学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和“实验空间”部署了52项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用户达1.7万人,虚仿软件学习达到5.6万人次。
“经过近3年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实践考验,多数高校在组织实验课、实践课教学方面,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宋毅说。
宋毅介绍,教育部从2013年开始推动全国高校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2017年以来已经遴选出728门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2018年,上线了“实验空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全国高校提供了虚拟仿真课程开放共享服务,这个平台上线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已经达到3250多门,涵盖了61个专业类。平台上线以来,对支撑疫情期间高校实验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下旬,“实验空间”平台应吉林省教育厅要求,对吉林省高校2200多名师生开展培训,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建筑学院、长春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陆续开始依托实验空间开展线上实验教学,全省在线实验达到16万人次。
宋毅表示,教育部计划于6月在“智慧高教”平台二期增设虚拟仿真实验板块,希望各地各高校能够广泛关注,积极用好虚拟仿真实验课资源,满足线上教学的在线教学实验、实践的需要。
作者:欧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