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澳科学会议在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举行,来自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高校等的6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学者面向基础研究前沿,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需求开展交叉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科学问题以及省基金管理重大政策问题展开研讨。
为进一步完善广东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环境,广东省人民政府发起设立南澳科学会议,选址汕头经济特区南澳岛。南澳科学会议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高度出发,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聚焦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打造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议。
作为南澳科学会议的承办单位之一和秘书处所在单位,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广以”)在省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各承办单位通力合作,努力办好、办实本次会议,受到广泛好评。
构筑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推动科学与产业深度合作
在过去2年中,广以举办了多场高端学术会议,包括本次南澳科学会议的“前身”——量子材料与调控(2022)研讨会、极端条件下未来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研讨会等,同时与松山湖实验室、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建立深度联系,通过专家学者们的深入交流和学术科研资源的充分整合,推动各个科研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广以校长龚新高认为,南澳科学会议进一步凸显了广以作为国内外科学家重要交流平台的作用,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广以科学家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他表示,广以要利用合作办学优势,深度对接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创新资源,认真学习以色列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力争取得原创性、颠覆性的研究成果,鼓励师生积极创新创业,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学校将聚焦基础研究前沿,发挥国际化的科技资源优势,谋划切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会议主题和内容并加以落实,在中国南部打造一个“资源宝库”。
国家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心澄也对南澳科学会议和地方科教水平进一步提升表达了高度期待。“如果能够把南澳科学会议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领域学术性研讨会的品牌会议,不仅能提升地方的知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更能助力科技进步。汕头目前已经有汕头大学和广以两所优秀的大学,对本地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可以联合培养学生,广以的学生可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进行实习。科研合作上,特别是材料领域的合作,来自广以和松山湖的不同团队共同研究一些项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介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广以已经建立起了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包括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项目合作。
夯实基础学科专业建设 助力创新产业升级
基础学科研究是本次南澳科学会议聚焦的重点,多名院士都在会议中提及,要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总开关”在于基础研究。而广以聚焦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领域与基础学科所进行的专业建设,吸引了不少院士的关注。
目前,广以首批开设的三个专业已进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专业和化学工程专业。近年开设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与机器人专业备受青睐,而学校更在2022年增设以色列理工学院优势学科化学专业,同时在相关专业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始终坚持以理工专业孕育国家发展所需的高水平理工科人才。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表示:“如果能进一步扩大与全国同行的交流,包括跟广东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相信广以的发展一定会更快。基础科学的发展在人才,人才的交流其实就是学科的交叉,交叉才能提高。”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常凯看到了广以构建“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广阔发展前景。“随着广以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学科专业也会随之拓展,有些像应用型方向的学科专业会带动汕头产业的发展。”
从南澳科学会议看广以创新办学模式
“两天前来到汕头,参观了广以,创新的办学方式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给我的印象非常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感叹道,“科学界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非常重要,我希望广以可以作为桥梁,建立起跟以色列科学家的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来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玉鹏表示,南澳科学会议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我相信有很多的科学家到这里来看一看,交流一下,也有可能长期在这里工作,这样对于广东省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我也希望跟大家交流、学习一下,希望找到一些合作的机会,尤其是和广以有一些合作的机会。”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南澳科学会议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海内外高级科学家来汕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探讨,在汕头开展工作,助力汕头在基础研究或者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突破,使汕头发展得更好。”龚新高说。(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焦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