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手机版亚博

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手机版亚博
高等教育研究所
手机版亚博-亚博全站手机客户端| 部门简介 | 高教信息 | 高教动态 | 法规政策 | 亚博全站手机客户端的公告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手机版亚博-亚博全站手机客户端   新闻   高教学术研究
热门排行

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


2022-01-27 阅读次数:

 摘要:师范生师德教育是助推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开创新局面的源头活水。加强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应从打牢立德铸魂的育人根基,激活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动力源,顺应师范生个人成长的内在诉求上正确认识其价值意蕴;从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面来准确把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目标指向;力求协调整合多方力量,探索出一条畅通师德养成主渠道、创设师德情感体验场、搭建师德践履主平台、打通师德养成微循环四位一体的师德培养路径。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教育,职业理想,教师队伍建设,教书育人

一、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价值意蕴

师范院校作为专门培养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摇篮,对于师德教育的坚守与追求是其办学立校的根本。孙春兰副总理在2020年教师节调研座谈会上强调:“师范院校更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能否有效落实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师范生个人成长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打牢立德铸魂的育人根基

党的十九大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他们既是“逐梦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又是未来梦之队的“筑梦人”,担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使命。这不仅决定师范生对于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更加体现了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价值旨归,即为我国育人工程打牢坚实根基。一方面,师范生在涵养师德中坚守育人初心,助力我国教育强国梦的实现。他们将这种德性修养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用远大的职业理想、坚定的从教信念支撑起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成为“教育改革的奋进者”。他们把这种德性力量诉诸于对教育初心的守护,将“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冲锋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争做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另一方面,师范生在涵养师德中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新人浇铸精神之魂。师范院校承担着为中小学输送优质教师的任务。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浸润滋养。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因此,师范生对师德的践履实际上就是在感知、体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日后将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引领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价值观主旋律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

(二)激活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动力源

2018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首次印发的专注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这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意见》分别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振兴教师教育、破解教师管理体制障碍等多个方面进行部署,并指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可见,崇高的师德修养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内核。作为我国教师队伍改革的“排头兵”,师范院校只有将师德教育前置,即在师范生心中种下师德师爱的种子,充分激发他们“师德理想、师德观念和师德价值等在内的师德意识和师德情感”,以唤醒师德自觉、涵养教育情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切断未来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源,为我国教师队伍开创新局面打通“最先一公里”。反观我国当前师德教育现状,各师范院校虽纷纷响应号召试图构建形式多样的师德培养模式,但其教育实效性仍显不足。部分师范院校将课堂教学和教育实习的中心任务定位于学生从师技能的提升上,往往忽略师德元素的挖掘、师德内容的凸显以及师德情景的创设。因此,只有从教师队伍源头抓起,从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抓起,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工作母机”的动力源作用,筑牢教师队伍后备人才的“蓄水池”,才能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打造良性循环的生命工程。

(三)顺应师范生个人成长的内在诉求

师范生作为青年一代,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勇于展示和挑战自我,同时也不能忽视师范生作为“准教师”的职业角色。在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下,师范生在职业生涯成长中极易陷入师德迷茫。如有些师范生师德意识较为薄弱,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甚了解,对师德失范行为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再如有些师范生存在职业认知偏差、职业情感缺失,他们错把教师职业当成待遇福利好、空闲时间充裕、课外补习赚钱多的“铁饭碗”。而崇高的师德修养则是从根源上激励师范生突破成长困境的内生动力,为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应对突发教学难题,妥善处理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关系提供原则遵循,指引他们在面对职业倦怠时仍能重拾育人信心、探求育人乐趣、坚守育人使命。因此,迫切需要抓住“师范教育阶段”这一师德养成的启蒙期和黄金期,教育师范生明确职业定位,直面教师的责任义务、正确看待教师背后的苦与乐;增强职业认同感,为日后能够安心舒心静心于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修德基础;引导他们在澄明教师职业本质的过程中建构精神家园,“在提升自身素质、肯定自我价值、不断增加贡献度的过程中,积极成就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同”。

二、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目标指向

大德、公德、私德分别从师德之魂、师德之本、师德之基三个层面赋予教师所立之德的时代内涵。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目标指向应将大德、公德、私德熔铸于一体,以更好指导师范生在未来从教生涯中处理好国家、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一)铸师德之魂:明大德

为师之德构筑于国家大德基础上。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以国家大德强化师范生的政治素养、补足精神之钙、浇铸信仰之根,为他们从教道路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和思想领航,为他们成长为明道、信道的传道之师保驾护航。首先,引导师范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师德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师范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用好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帮助未来青年筑梦、追梦、圆梦。另一方面要求师范生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提升党性修养,在大是大非前旗帜鲜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用政治定力感染学生,捍卫好校园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其次,教育师范生正确认识育人使命,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师德培养应与教育的价值趋向保持一致。引导师范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育人立场,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独特优势,鼓励他们力争在新时代教育战线上实现新作为,为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教育扶贫事业贡献力量,为实现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教育的期盼不懈奋斗。最后,厚植师范生家国情怀,使他们心中装有国家和民族。这份家国情怀不仅是高度的国家归属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更是将这种心理感怀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践行为。引导师范生在国际比较中把准中国特色,将教学内容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频,在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讲清楚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壮阔历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固师德之本:守公德

为师之德要以社会公德为母体,这也是教师在社会群体中对公民身份的自我确证和在教学过程中对本职工作的现实考量。师德教育正是以社会公共道德为原点,将零散的道德认识系统化为具体的社会价值规范,引导师范生实现崇高道德意识与模范道德行为的统一。首先,遵守“社群人”的基本要求。社群生活是社会公德最初的实践场域。师德教育不仅要求师范生成为合格的公民,自觉遵守“社群人”的道德行为准则,如礼貌待人、维护公共秩序等“底线性”公共道德规范,还应将他们培养成未来社会道德风尚的风向标和引领者,积极践行平等、自由、关怀、博爱等“崇高性”公共伦理美德。其次,坚守“职业人”的道德自律。“职业人”在其特定工作领域需要遵守和践行专属道德规范和行业准则。因此,既要指导“准教师”了解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熟悉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和师德评价标准,明确什么可为、什么应为以及法律所明令禁止的不为。引导他们建立心理认同,“主体只有从内心深处敬畏这些道德规范,自身才会积极地对自己的行动进行意志约束”,实现外在他律向师德自律的转化。最后,追求“德性人”的崇高境界。“人的德性就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优秀成果的品质。”教育师范生将“三尺讲台”作为实现自身伟大抱负的人生舞台,将教书育人看成为之奋斗终身的志业。引导他们在践履育人使命中体悟“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对教育事业永葆一颗赤诚之心,以坚定终身从教、扎根基础教育、献身贫困地区教育的育人信仰。

(三)夯师德之基:严私德

为师之德凝塑于个人私德之中,而国家大德的弘扬、社会公德的坚守,最终都是以每位教师在私人生活场域中所展现的个人品德修养、日常言行操守、为人处事风格、求学问道态度为基础。因此,不仅要培养师范生做学问之师叩击学生智慧之门,还要做品行之师开启学生心灵之窗。一方面,引导师范生涵养学识修养。“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对于德性的体悟需要一定学识和智慧的积淀。一是扎实师范生专业理论功底、扩展知识储备。他们只有在当下刻苦钻研专业学科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跟紧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满足学生对知识从“一桶水”向“一潭水”的渴求。二是锤炼师范生的育人本领。他们不仅要掌握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艺术,关键是能够抓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思想活动特点,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结合。三是培养师范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鼓励他们勇于突破传统、探索育人新方法,勉励他们静心求学、潜心问道,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自由,在攀登学术高峰中磨炼科研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师范生提升人格修养。“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作为人类灵魂的建筑师、学生品格的锤炼者,教师在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品格陶冶学生的品格,用自己价值准绳影响学生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因此,应培养师范生修炼内在品质,成为率先垂范的“大先生”,成为触动学生心声的心灵导师。

三、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提升新时代师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将师范贯穿师范生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探索出一条畅通渠道、创设场域、搭建平台和打通循环为一体的师德养成路径,从而充分调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各方力量共同构筑师范生师德教育系统工程。

(一)打造特色课程群,畅通师德养成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师范生获取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从师技能、明晰职业规范准则、体悟教师使命责任的直接渠道,更是将大德、公德、私德的新时代师德培养目标融会贯通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单独开设师德教育专门课程,深入挖掘思政课、学科专业课和教师教育类课程中所蕴含的师德元素。从而打造出以师德为主题,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创新”的独具师范特色的课程群。

首先,发挥独立设置师德课程的显性育德功能。依据必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原则构建完整的师德知识体系。“必需性”既包括对师德的概念、本质和构成要素等基本知识的传授,还涉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从业准则的解读和诠释。“时代性”则体现在以国家最新出台的有关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文件为依据,实时更新教育内容,以引导学生领会我国教育事业的新精神、新要求和新任务。“发展性”则体现在更深层地培养师范生的育德能力,即对于德育基础理论的掌握运用和德育活动的组织设计。

其次,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课程”作用。面向师范生群体的思政课在教学设计上要流露出对教育和师德的关照。具体而言,“思修课”应引导师范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间的关系,培养其法治素养和依法执教能力。“原理课”可以适当加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师和道德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在体悟马克思青年择业观中树立远大职业理想。“纲要课”需要加强传统师德文化和“四史”教育,使学生在了解社会历史变迁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概论课”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尤其要强调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独特优势,以及我国落后地区教育现状,以激发师范生从教报国的家国意识。

最后,挖掘其他课程的隐性育德功能。一方面,教师教育类课程要实现强师技与育师德统一。不仅停留在教育原理和方法等如何教的层面,还应引导师范生积极关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难点问题,了解中小学的教情学情以及各学段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为未来能够妥善处理师生关系和理性应对课堂教学中的道德冲突作铺垫。另一方面,学科专业课程要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专业课教师既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思维,还要用自身的深厚学养和良师品质塑造学生的教育品格,修养学生的教育情怀。

(二)抓好校园主阵地,创设师德情感体验场

校园作为师范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为教师和学生创设出以传承师德文化为依托,以师德养成和发展为旨归的民主和谐的教育场域,从而激发师范生自觉锤炼个人品德修为,追求“德性人”终极目标的师德情感诉求。一方面,构建师生师德学习共同体。“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追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同样,大学也可以是师生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道德学习共同体。这种新型共同体的建构,体现为“成员基于情感层面的内生性的道德互助、共同的道德归属与不可摧毁的道德凝聚力”。首先,师范生应强化自我教育能力。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在研读中外经典教育书籍中,思考育人本质、体悟育人快乐,汲取教育智慧、扩宽教育视野。其次,凸显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师范院校而言,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工队伍都应成为师德自律的表率,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仁爱之心感染学生。最后,促进师生双向互动。师生之间可以交流对师德内涵的理解,探讨师德热点问题以及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师德困境和破解方法。另一方面,以校园文化涵养师德。师范院校应弘扬“师范性”这一鲜明特色,营造积极向上的师德文化氛围。一是注重文化软环境熏陶。利用好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学习空间,展示国家师德典型、校内骨干教师和卓越师范生代表的教学经历。组织开展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和以师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还要把握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教师节等重要时机,进行全校的师德宣传教育。二是强化制度硬环境建设。师范院校应充分尊重师生在道德成长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师生职业道德发展为导向,系统规划、精心设计专门针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制度与规范。尤其要创新师范生师德教育评价体系,打破传统考核方式,丰富考评内容形式,并对师范生进行长期跟踪调查,以形成长效的师德监督反馈机制。

(三)优化教育实习环节,搭建师德践履主平台

“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世界中的实践行动,人的道德成长既是道德认知及道德理性的成长,同时也是道德实践能力的成长。”良好的师德教育不能单靠师德理论简单灌输孤立进行,而必须通过被教育者在“做中学”即在实践活动中学的过程,将抽象的道德原则和准则具体化、可操作化、持续化,以打破重认识轻练习的传统师范教育范式。一方面,将师德教育元素贯穿教育实习全过程。应将师德培养融合于见习、实习和研习的每个环节,以提升师范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育人本领。在见习中,增强教学参与感。组织师范生参观师德建设突出的中小学校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主动捕捉师德片段,并在报告中呈现印象深刻的师德场景。在实习中,激活主体责任意识。为师范生提供与中小学生沟通交往机会,要求他们深入到中小学班集体的日常管理,亲自参与师生关系的调节和教学突发状况的处理。在研习中,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师范生要将在见习和实习中教学表现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带队教师也要指出学生存在的师德问题和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将支教活动纳入教育实习必修环节。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安排和接受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高师院校应在农村中小学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并将师范生到农村或贫困偏远地区顶岗实习支教作为教育实习的必修环节。师范生只有通过长期稳定的支教活动,才能真正体会到贫困地区的学生对于优质师资力量的渴求,认识到教育的社会价值、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起自身的教育热情和奉献精神、树立扎根基层的教育信念、坚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信仰。

(四)凝聚育人合力,打通师德养成“微循环”

师范生师德教育是个动态生成的系统工程,仅靠校园内的课堂教学、教育实习以及校园文化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探索校园外、隐藏于民间社会和网络空间的资源载体,凝聚多种育人合力,构建开放式的教育大环境,打通师德养成“微循环”。一是走出校园。在横向上积极与其他高校进行有关师德建设的成果分享和经验交流,共同探索师德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在纵向上主动与中小学加强合作,师范院校师生都要走进中小学课堂,了解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在工作中的困难困惑,及时调整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和侧重点。二是走进社会。师范院校一方面应积极与地方社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建立长久合作,共同设计具有针对性、阶段性、连续性并能够贯穿大学四年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为师范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师德践履平台;另一方面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大学课堂,组建师德课程团队,为师德养成问题贡献多元智慧。三是走上网络。师德教育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追踪师范生思想动态,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教育。组织设计国家精品师德教育网络课程,邀请教育家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分享从教心得体会,从而守住课余生活的网络空间“主战场”。利用微博、抖音、微信等视频社交软件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加强师德正向舆论引导。四是走向世界。师范院校应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要借鉴国外高校有关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经验和模式,还要贡献中国力量,向世界传播我国优秀的师德传统文化,分享中国特色的师德建设成果和成功案例,与国外高校联合起来共筑师德命运共同体。

总而言之,师范生师德教育作为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持续推进的复杂系统工程,要在引导“准教师”明确师德认知、激发师德情感、磨炼师德意志、注重师德践行上下功夫、见实效。加强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更应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全局的高度,时刻顺应教育领域的新变革、教师角色的新变化,充分认清时代赋予的重大价值意蕴和培养目标新定位,不断创新探索贯穿于师范生成长全过程的师德养成路径,为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出一批道德高尚、育人本领高超、教育情怀深厚的大国良师。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 王婧馨 康秀云)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手机版亚博的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
联系电话:0433-2733823;2732205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