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一流”背景下,资源配置方式导致应用型大学学科竞争加剧,通识教育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而推行通识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行通识教育的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应用型大学推行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行通识教育的价值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自由教育思想,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是早期的智者阶层,都能从中找到它某些理念的影子。自由教育最初是以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开阔思想和高雅人格为基本理念,后经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德国的洪堡、美国的艾略特等人的长期发展下,自由教育逐渐演变成了通识教育,以防止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过于专门化,知识严重割裂。尽管现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道德思考、社会分析、历史与文化、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学与艺术等方面,基本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博雅精神和探索精神,能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型人才。
2017年国家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鼓励高校办出特色,不同学科争创一流,但现实的资源分配方式却加剧了应用型大学学科发展之间的竞争,传统的“专业化”学科发展路径进一步得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生存空间面临挤占的威胁[1]。然而当代教育日趋专业化会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影响,知识与人的基本情感、道德伦理在流量至上和娱乐至死的不良风气影响下,渐渐出现了分离,刷新“三观”认知的大学生道德滑坡事件频频发生。通识教育的欠缺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独立思考和全面分析能力欠缺,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在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下,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应用型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只有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培养高素质的工程科技人才,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与世界高等教育同频共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力开展通识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真正提高高等教育内涵和质量,达到一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思辨能力、现代价值辨析能力、社会意识形态凝聚力,有利于培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鉴于此,通识教育作为重要的改革方向,如何在理工科大学推行符合其学校办学特色的通识教育,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应用型大学推行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双一流”背景下学科资源竞争加剧,挤占了通识教育的生存空间
“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应用型大学为了强化办学特色,突出学科优势,强化专业排名,容易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主干学科中,打造更多的高峰学科,以保持或者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通识教育对人才能力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须经历一个融合和升华的过程,可能在一个较长时期之后才有所展现。虽然目前高校改革中通识教育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较长的教育回报周期,以及较大的探索开发成本、不易量化的教育效果和评价、学校就业率以及就业市场专业对口等因素造成通识教育投入资源更加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深度不足,质量不高,最终又回到只注重加强学生掌握狭窄的专业专业教育上,通识教育面临着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二)应用型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
应用型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高校管理部门简单地将通识教育认为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将其等同于人文教育、经典教育,导致学生也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简单地将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修够“学分”的工具和方式。通识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更加强调受教育者价值观、情感境界、精神气质、文化素养,它超越了专业教育“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目的,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2]。此外,应用型大学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不足,大学生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缺乏基本的法律、经济、政治、心理等社会学知识,导致个人在法制社会环境下无所适从,不利学生顺利完成“社会人”和“合格公民”角色的转变。而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导致学生追求专业精进的功利思想较重,无法将个人远大理想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三)课程设置上与理工科办学特色衔接不足
应用型大学在提供可选择的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课程时资源比较稀缺,在推行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一般沿用专业课加通选课的模式,虽然给予了学生选课自由,但在课程设置上多偏向于人文课程,以至于在理工科办学特色与通识教育的衔接上出现很大问题,与理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融合不足,通识教育最后只能流于形式而无内涵可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通识教育体系中,从课程模式、课程标准、课程结构、学分比例、学时安排都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mit坚持在通识教育中鼓励学生横向自由选择类别丰富、多元化的课程学习来保证学生知识面宽广,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个人专注的领域纵深发展,深入钻研,以保证学生知识体系的厚度。这种“平行原则”和“垂直原则”的推行,帮助mit培养了大量具有广博知识的专业人才[3]。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对价值观教育提供的重要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而通识教育也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综合性的全面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课程思政正是通过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而促进思政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然而应用型大学往往缺乏统一的推行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对通识教育的知识多元化的思想和内涵理解不到位,无法在学校内部统筹协调和系统安排,充分调动各学院、各学科、各领域、各层次中的有效资源,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成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隐性教育,统一开发适合本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
三、应用型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通识教育内涵和目标的认识
在国家推行通识教育理念的政策引导下,应明确通识教育的实质和目标,转变以往推行通识教育就是让文科的学生懂点自然科学,理工科学生懂点人文经典的做法。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不是全领域全方位的学习,它以掌握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主动探索,能够触类旁通,能够将个人远大理想和目标与家国情怀相联结,能够对历史和未来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能够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多样性的人类文化有深刻的把握,能够传承创新也能推动知识创造,能够独立思考也能团结协作[4]。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融会贯通的“通”,通识的“识”也不是知识的“识”,而应是认识的“识”。应努力培养具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和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使其在毕业以后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上的难题和挑战。
(二)借鉴国外经验,建构适合我国理工科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国外的很多著名高校在推行通识教育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长的时间,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罗杰斯院长早在1865年建校时施行的教育宗旨已经能找到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子:“在数学、物理、自然科学、英语和其他现代语言及心理学和政治学基础上提供一般的教育。”应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取其精华,改变以往“专业课+选修课”的简单定位,并结合我国实际形成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应采用更贴近人文学科特点的管理方法,聚焦学生与知识的深度交流以及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课程重组,优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上应当紧密联系各院校专业内容,注意差异性、关联性、交叉性和特色性相结合,所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协调融合起来。加强通识教育制度化建设,建立期中反馈式、期末总结式等多元化信息反馈系统,采用动态化评估方式推进通识教育开展,覆盖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实施过程、效果等全过程。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通识教育课程投入方式,打造精品课程
针对应用型大学推行通识教育而校内师资力量缺乏和投入不足现象,应用型大学应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大相关师资投入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有计划地提高人才准入门槛,搭建院校间教师共享机制,建立多层次、开放性、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过聘用外校著名教授来本校讲课、开展讲座等灵活的方式,来提高本校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同时加强线上优秀慕课资源等在线课程,打破课堂物理空间的局限,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优势,有效缓解校内师资力量的不足。打造精品课程,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采用“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方式,在个性化教学上实现一定的突破。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发挥学生个体参与优势,但增强学习体验感与趣味性。此外应注意的是,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空洞理念的灌输,学校应多提供校内外实习机会,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将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起立。对专业性人才的联合培养模式进行转变,由原来单一的技术专业培养模式转变为技术专业培养与亚博全站手机客户端的文化和职业道德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在校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建立健全管理协调机制
目前,很多应用型大学负责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还未建立,通识教育推行所涉及的师资、课程设置、考核评估方式等大部分是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但教务部门事情庞杂,很难对通识教育的推行投入全面的精力。而想真正推行通识教育需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全过程的管理,并加强对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长远规划。例如1943年春,12位美国知名教授在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ames b. conant)的任命下,组成了一个大学委员会研究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并在两年后发表了被誉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圣经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这本书。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通识教育运动在美国大学的发展[5]。高校应建立一个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统一协调指挥,着眼于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增长、人格塑造等价值意义等长远规划,使课程结构和整体设计系统化,课程内容前沿化,推行过程专业化和常态化,加强有效管理。
(五)强化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
在推行通识教育中发挥思政载体的作用,将课程思政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研讨、教学环境设计、实验实训等各个环节中来,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通识教育内容中,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6]。让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传统文化、历史哲学、法制经济教育中等多个方向和层面启发思维、开拓视野,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和起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学科交叉和融合中把握共性规律,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核心能力。在通识教育注重联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精神内涵的隐性教育作用,使学生在获得情境体验感的基础上客观地看待中国发展大势与国际比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和民族命运中,达到强化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发挥最大工作合力的育人效果。
结语
通识教育中蕴含的核心素养理念能够有效地发挥课程育人效用,能够真正提升学生从跨学科、多层面、多维度融会贯通,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生存空间挤占的危险,通识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推进通识教育需应用型大学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兼具的“创新型、应用型、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的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和现有资源优化重组,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投入方式,保证师资和资金的投入,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重视精品课程打造,不断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为促进学生在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提供更多助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