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扎牢红色之根: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乡村教育振兴全面展开,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短。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工作,指导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推动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力度,将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将党对乡村振兴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好。
在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伊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创新党建形式,以高质量党建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温州理工学院将“红色引擎”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生动讲述了高校党建服务乡村建设的温州乡村故事。学校通过红色党建与绿色乡村有效结合,在培育乡村人才过程中厚植“敢为天下先、敢吃天下苦、敢闯天下难”的温州拼搏精神,使学生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既“洋气”又“土气”的应用型人才。
2021年5月,学校创立直播技术学院,创新发展“互联网 乡贤 直播 高校 助农”新模式,开拓了一条助农销售新渠道,用实际行动诠释乡村振兴路上的学校力量,为乡村振兴发展聚拢了人心、提振了精神,打造了乡村振兴的党建样本,凝练了乡村振兴的“温州经验”。
扎牢文化之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是乡村软实力建设的核心。高校作为创造、汇聚、弘扬、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殿堂,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使命。各高校在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过程中,传播乡土文化,培育学生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家国情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筑牢人民共同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让人才在乡村大地上施展才能,不断发扬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北部湾大学将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放在农村,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用实际行动将北部湾地区打造成为当代版“三下乡”行动范例。2019年至2021年,北部湾大学多次组织陶瓷与设计学院学生利用周末、暑期,前往钦州市钦北区、钦南区青龙村、玉林市博白县等10余个村镇,开展艺术学生“以美为媒,艺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墙体彩绘实践活动,使学生技能绽放在乡村,乡村也因学生的参与而更加迷人。学校将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特点相结合、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成学生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锻炼的重要平台。通过打造乡村“三下乡”品牌性的学生实践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情怀,孕育了北部湾区美丽乡村、多彩乡村的乡土文化。
扎牢发展之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城乡协同发展
产业兴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产业振兴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坚持科技兴农,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探索建立城乡角色互补、产业共进发展模式,形成城市消费辐射乡村经济、乡村资源支撑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对此,高校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提升产教融合强劲力量,搭建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协同联动平台,将项目做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扎根乡村,让应用型人才大有可为,让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的应用技术大学,在加快滇西地区教育改革步伐、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滇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学校在区域数字经济与康养产业模式的构建与创新方面取得实效。在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数字经济不断做大做强的背景下,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与华为公司共同开展滇西医养创新智能港建设,将传统康养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将康养专业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相结合,形成5g ai智慧医疗康养园、数字医养产业创新中心、数字医学产业研究院及运营公司的整体方案,体现学校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进一步使滇西地区抓住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这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研项目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数字产业孵化基地等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振兴乡村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黄淮学院以智力人才优势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目前,黄淮学院与泌阳县共建夏南牛产业学院、食用菌产业学院,与正阳县共建农产品加工学院等,部分产业学院已获批河南省首批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同时,学校通过参与乡村规划设计、开展科技帮扶、助推产业发展等,先后打造了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思想库”“设计师”“输出源”“孵化器”,为书写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黄淮答卷”,助力实现乡村让生活更美好。
扎牢创新之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已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文件,组织和引导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探索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教育发展路径,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实施,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
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通过搭建数字立交桥,为我国乡村教育振兴打开了新的思路,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这对于培育乡村振兴所需各类人才,促进乡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生产生活技术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重要驱动力量,深度影响教育向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化、终身化延伸,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将进一步应用于乡村教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河南农业大学已专门成立“河南省兽用药生物制品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省级科学研究平台,全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为助力河南省创建“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河南农业大学联合区域内高校力量,组建专业化科研团队,以产学研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发展和全国农业产业升级提供持续的技术创新供给,提升了我国小麦的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小麦主产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扎牢人民之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百年峥嵘岁月,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奋斗初心,始终秉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探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发展道路。为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事业成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性工程,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新需要。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标志着浙江省成为我国共同富裕改革实验的探路先锋。为此,浙江万里学院与宁波市鄞州区政府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共促乡村振兴新载体,8月,正式成立“鄞州—万里乡村振兴研究院”,双方以项目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关键,实现边谋边干、共建共享合作格局,特别是在艺术赋能、都市农业、人才培养、生物种业、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持。目前,学校毕业学生围绕乡村建设已创办涉农中小企业3000余家,其中创业公司上市(挂牌)6家,涉农创业公司年产值上亿企业1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8万余个,创造经济效益58亿元。
2020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是全国最后脱贫摘帽的52个贫困县之一,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参与帮扶下如期脱贫。西和县围绕乡村教育振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落实帮扶机制,持续提升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能力,有效发挥县域职业教育适应性支撑作用。近年来,全县投资7.2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322所,投资5500万元实施温暖工程,落实各类学生资助资金3.2亿元,行政村幼儿园达到全覆盖,全县学校布局逐步优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乡村教育振兴也点亮了西和县学子们的前行之路,2021年高考,有3600多名学生被大专以上院校录取,其中有2名学生被招录为空军飞行员。西和县以原汁原味的乡村振兴发展纪实,翔实地展示了乡村教育振兴取得的成绩,用事实印证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用行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
摆脱贫困再出发,乡村振兴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
(作者陈建荣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子铭系中心创新发展处项目主管)
(《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3期)
作者:陈建荣 王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