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教强国是教育强国的主要标志与核心支撑。开启高教强国建设新征程,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新布局、聚焦重大战略任务新部署,明确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要认清高等教育在落实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方面存在的差距,认清高等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把准新时代新征程的主要任务;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原则,以高质量发展统领全局,以一流大学体系建设为龙头,以提升国际化水平为重要突破口,开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把教育作为重大任务、摆在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凸显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高等教育强国(以下简称高教强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与核心支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全力开启高教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是高等教育战线的重大使命和重大任务。
一、新时代新征程的高教强国建设需要把准使命担当
(一)对标新的中心任务,明确高等教育目标定位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既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新奋斗目标,也明确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路径,为确定高教强国的新站位、新方位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的高教强国建设,要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以最有效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根本任务,把增强高等教育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协调程度、对各领域强国建设的支撑力度以及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程度作为重点方向[2],使高等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3]。
(二)锚定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把准高等教育发展方位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4]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并把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一体谋划、统筹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对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环境和战略任务以及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的新判断,体现了党对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党对统筹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支撑作用的新谋划。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近代以来的世界发展史表明,国际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教育中心的形成与迁移总是联动的,而且区位和资源等先天禀赋优势的决定性作用日益让位于科技和人才。当今世界,没有哪个经济强国不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也没有哪个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乃至经济强国建设的基础。高等教育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在更高站位上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明确高等教育在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新设计中的地位,明晰高等教育在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聚合点上的方位。必须深刻认识到2035年如期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重大意义,按照党的十九大、新时代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努力在“两步走”战略中率先完成建设教育强国的任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富战略资源和创新人才储备;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学发现策源地和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强大支撑;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的特殊作用,提高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加大聚才引才的力度,为人才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聚焦重大战略任务,清晰高等教育工作站位
党的二十大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界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和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做出系统部署[4],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原则、发展道路和重点任务。高等教育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托,必须按照国家现代化的新定位确定自己的新站位,把为完成重大战略任务提供高质量服务作为履行使命担当的主要着力点。
1.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需求,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等方面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作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2.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夯实基础。紧扣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新要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为战略性任务,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集聚天下英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3.为促进共同富裕注入动力。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振兴地方高等教育、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基础能力、缩小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距、保障优质高等教育供给的机会公平,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和引领乡村振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
4.为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智慧。紧紧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保障”。
5.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紧紧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提高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增强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为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搭建桥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二、新时代新征程的高教强国建设需要聚焦首要任务
开启高教强国建设新征程,既是落实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心任务的新需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进入发展新阶段后的再提升。必须把准高等教育在落实国家总体发展要求方面存在的差距,认清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面临的问题。把准差距是明确新阶段重点任务的基本前提,解决新问题是缩小差距的重要手段,两者具有紧密联系。
(一)面向高质量发展全局,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差距
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科技和教育。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对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1]具有重要作用。继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任务,党的二十大再次明确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教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这既是高等教育履行新的使命担当的前提,也是实现高教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标志和关键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地方和高校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谋划和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在立德树人、“双一流”建设、一流本科建设、“双高”建设、科技创新、教育评价改革等各个方面,强化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主线。发达省份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趋势,加大创新发展的力度,努力在更高层次上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发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未来学院或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着力提高服务“四个面向”的能力。目前,协同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必须认识到,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涉及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高等教育的主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除了在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的不足外,还存在一些有待深入解决的历史问题和现实矛盾。如①高等教育布局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推进共同富裕等需求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仍不够合理,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有待解决、南北方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城市群(都市圈)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压力[5]。近年来,大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纷纷涌向沿海地区办学,一些地方高校积极向省会城市聚集,一些高校则跳出省会向异地扩张,这些行为对我国高等教育竞争秩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②高质量高等教育供给体系尚未形成。一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陈旧,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冷门专业培养能力较弱,人才培养结构与科技革命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落后,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流于形式,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科研功利化倾向仍比较严重,符合“四个面向”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够高。③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系统仍有待优化。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的合力尚未形成,发展质量、发展动力和发展效率与新时代新理念新要求差距较大。一些省份面临外延发展、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叠加的压力,财政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薪酬制度、资源配置等改革仍有待深化,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在新征程上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有待学术和实践层面深入探索的问题。诸如:如何科学认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定位、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如何在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处理好外部环境变化倒逼改革与进入普及化阶段后自我提升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体系与提升地方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关系?如何以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如何适应从乡村振兴到创新驱动等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来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如何推动各级政府刀尖向内,在改革评价体系方面切实发挥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等。
(二)立足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认清面临的新挑战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是高等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向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迈进,在继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突破15%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2019年又跃升到50.6%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不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人类文明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
但也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时间晚了几十年,在普及化的程度上还有较大差距,在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治理上还缺乏经验。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践才刚刚开始,面临着规模发展、质量提高、治理现代化三重任务叠加的压力,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如①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影响问题。我国正面对新生人口增速趋缓、老龄化人口增速加快、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的复杂形势。这不但意味着以学费为重要收入来源的高校(特别是大批新建院校和民办院校)面临严峻生存考验,也意味着高等教育体系和格局面临新的分化。推进高等教育整体转型和高等学校发展模式创新,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任务。②共同富裕理念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不但要继续缩小东中西部间的差距,还要解决南北协调发展问题;不但要继续在总体上提高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更要关注农村及其他弱势群体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如何在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同时,重塑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体系,实现区域高等教育高水平协调发展?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接受高等教育水平的差距,提高全体人民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水平?这些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③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重塑问题。人类已经进入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互影响的大变局时代。科技革命加速了知识的分化与整合,产业革命不断创造新的产业与业态。两者交织在一起,使高等教育面临着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双重变动的压力,也使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科学认识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演进的新趋势、新特点,在更高水平上重塑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难点所在。④普及化阶段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是就全国总体水平而言的。具体到区域和院校层面,既存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高等教育规模上的差距,也存在地方高校与中央部委院校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和财政支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破解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既要鼓励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又要有效提高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既要重塑具有世界水平的精英教育体系、提高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又要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提升全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实现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协调,面临新的考验,需要有新的思路。⑤普及化发展进程中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问题。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既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具备了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也意味着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应有更大的责任担当。如何在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同时,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把“四为服务”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遵循,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把握好的基本原则。
由上可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面临的问题,具有高度的趋同性。这也表明,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一新教情,实现普及化阶段的再提升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两者在价值和任务上的协同,关乎高教强国建设的方向和效率。
三、新时代新征程的高教强国建设需要实现新突破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教强国的核心标志之一,也是实现高教强国建设目标的主要路径。开启高教强国建设新征程,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原则,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努力使高等教育实现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性要素向引领性要素转变,从拥有现代化的标志性因素向实现现代化的实质性变革转变,从在世界格局中的学习、追赶地位向并跑、超越转变[6]。把准高教强国的时代性特征和动态化趋势,以高质量发展统领全局,以一流大学体系建设为龙头,以国际化为重要突破口,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构建与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同步、与世界科技革命和高等教育发展大趋势同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一)开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开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坚持“四为服务”为基本原则,以突出“四个面向”为重点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着力塑造衔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高等教育布局体系、打造服务“双循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建设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高等教育供给体系、建构能够充分激发各主体活力的高等教育动力体系[7]。
1.着力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表现在结构体系优化的新状态,更体现为功能效率发挥的新境界。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要强化改革发展的系统思维,更好地协调服务国家战略与服务地方发展的关系,更好地实现重点突破与普遍提高的统一,更好地统筹深化改革与依法治教,着力建构政府引导有力、市场调节有效、学校反应迅速、内生动力与外部压力相协同的高等教育动力系统,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
2.着力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更高水平的协调发展。继续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1],全面满足创新驱动发展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加强区域之间的发展战略协同,建立保障高等教育资源有序流动的规则与秩序,积极抑制经济薄弱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流失,有效调控新兴地区的高等教育扩张。加强都市圈、城市群等区域内部的城市、产业、教育整体性战略谋划,塑造新型城、产、教共生关系,提升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水平。
3.着力建构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继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评价制度改革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杠杆作用。完善国务院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制度,将推动区域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导向并细化到有关指标中,引导和督促省级政府聚焦重点任务、履行统筹责任,鼓励地方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上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深化专项领域的评价改革,在“双一流”建设以及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人才评价等各个方面,剔除不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强化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
(二)开启一流大学体系建设新进程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已非几所大学所能支撑,而是越来越取决于以一流大学群体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综合实力。一流大学体系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龙头,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撑,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坚。建设一流大学体系是实施新时代科教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环节。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建设一流大学体系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境界,也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后的新提升,是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的重要手段。
一流大学体系是中国语境下的高等教育话语,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重点。推进一流大学体系建设,既要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深入探讨一流大学体系生成与演进的逻辑、规律与发展趋势;更要将政策要求转化为现实行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开放性视野,强化系统性思维,探索创新性路径,开启实践新局面。①全面准确理解一流大学体系。一流大学体系涵盖了一流学科专业体系、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科技创新体系、一流“大先生”群体、一流治理体系。相比过去的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体系建设更加强调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②把准一流大学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流大学体系建设不是一个个一流大学的简单累加,而是一流大学群体在层次、类型、水平、贡献、影响力等方面的结构再优化、功能再提升、制度再创新。应在塑造更优化的高等教育空间格局、建构更灵活的学科专业适应机制、打造更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开辟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局面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③加强一流大学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一流大学体系建设涉及中央与地方以及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加强国家战略导向与市场需求导向之间的协调,加大中央与地方以及政府与学校的协同,构建一流大学与其他高校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三)开辟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境界
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高教强国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高教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路径。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肩负着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重大责任,面对国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新要求,面临逆全球化等严峻形势的冲击,急需在新征程上实现新突破。
1.开辟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境界,需要澄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化”等问题的认识。历史上,高等教育国际化交织着“被国际化”和“要国际化”。既有欠发达国家学习先进国家模式或经验,也有发达国家有意识地向外传播文化,还包括区域层面如欧盟推进一体化行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是在扎根中国大地的前提下,通过将国际先进经验与本土实际相融合,实现自身发展上的突破,进而对他国乃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这种“化”的实现,既要经历必然的发展过程,更要落到实质性效果上;既包括要素结构层面的形态变化,更包含实际影响力的形成与发挥;既体现为物质形态的发展模式,亦体现为文化形态的话语体系。
2.开辟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境界,需要有新格局、新思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既体现在全球、地缘、国家、学校等不同层面,也已拓展到知识、文化、制度、技术等广泛领域。要落实中央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和“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1]的新部署,认真分析和研究实现高等教育高水平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系统布局,从紧盯欧美走向全面展开,加强与其他国家及地区间双边、多边交流,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提高合作水平。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1]的决策部署,明确国内各区域高等教育开放的分工与任务,紧密结合“东北海陆大通道”规划、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等进程,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的合作。积极应对逆全球化、保护主义等新挑战,借力信息技术开拓交流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提升在地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刘国瑞,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辽宁沈阳 110136;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 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