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9月9日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这是对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长期积淀和坚守的宝贵育人品质作出的全新概括,是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对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更高期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精神指引。我们要深入认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明晰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要求,牢记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初心使命,做躬耕三尺讲台的“大先生”。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旨在勉励全体教师做深刻理解“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大先生”。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大国教育,需要良师。培养什么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决定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四梁八柱”,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全局。全体教师必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怎么培养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教师不仅要做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更要做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为谁培养人,为党育人,为国立才。全体教师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旨在勉励全体教师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德者,师之魂也。立德树人,上所施,下所效也。品格培养上,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品行塑造上,教师要以模范品行为学生树立榜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不愧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品味熏陶上,教师要运用人格魅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有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大先生”。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旨在勉励全体教师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经师”就是要润己,教师要精于授业、解惑,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人师”就是要泽人,教师要兼精传道,用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新时代的教师集二者于一身。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旨在勉励全体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2021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中,勉励教师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应该是要有一潭水。为学上,教师首先要保持赤诚的躬耕态度,成为终身学习的笃行者,不断向上求索,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上的“自我革命”;为事上,全体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营造氛围、善于寻找方法、善于设计教学、善于吸收最新学科知识、善于发现和积累创新题型、善于借鉴学习,才能久久为功,为教育强国建设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为人上,作为教师,要严正抵制学术不正之风和教育领域腐败问题,杜绝学问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共创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教书育人新风正气。只有为学赤诚躬耕、为事守正创新、为人求真务实,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梦之队”筑梦人。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旨在勉励全体教师做具有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的“大先生”。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心怀赤诚,就是甘于一颗丹心系国运,就是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坚守;心怀奉献,就是乐于一生秉烛铸民魂,就是扎根基层,扎根西部,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心怀仁爱,就是善于用一腔热爱育人才,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只有涌现一大批矢志于培根铸魂、甘当人梯、乐教善教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为国家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积聚力量,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每个孩子成长成才。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旨在勉励全体教师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先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作为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用教育奠基伟大复兴;为人类谋进步,就是要求教师传承人类文明,培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新时代青年;为世界谋大同,就是要求教师坚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用教育的力量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立千秋之功。
笃行教育家精神,是立足历史面向未来的实践导向,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精神指引,更是广大教师心之所往、目标所向、责任所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教育强国建设之基,呼唤“大先生”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厚植道德情操、涵养育人智慧、保持躬耕态度、勤修仁爱之心、树立弘道追求,不断提升“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能力素养和情怀境界,争做躬耕三尺讲台的“大先生”,引导一代代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殷一博,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