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这两天,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2021级博士生王婧铭的生活如往常一样紧张有序:早上7点起床,8点赶到实验室,中午稍微休息会儿,下午继续到实验室,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
看似单调如白开水的生活,王婧铭却过得十分充实,因为紧扣在她心间的正是她这段时间参与的一项重点课题攻坚。“我的课题是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和转录组数据挖掘与茶树香气代谢或茶树抗性相关的ugts基因,并解析其在茶树香气物质代谢与逆境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研究茶叶的香气。”王婧铭非常喜欢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常戏称自己的团队为“香气捕手”。“香气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物质,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茶叶香气的本质,利用香气提升茶叶的质量,这是一件既能自我满足又能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事。春节期间和香气相约,静下心来集中精力研究、攻关课题项目,我很满足。”
今年的寒假对很多高校学子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经历了长期的疫情封控后,趁着春节和家人团聚,给自己一段休整的时光,感受祖国的大美山川。但在安徽农业大学,却有一批学子选择利用这难得的大好时机,忙着科研、学习,追逐心中的梦想。
在距离学校2000公里的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生物学专业研一学生陈兴志正在忙着给玉米授粉。套袋、授粉,几个动作要重复无数次,“不能觉得枯燥,每一株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稍一疏忽就可能错过一份好的育种材料。”二三十度的温度,陈兴志常常是一大早就钻进玉米地,中午随便扒几口饭,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想做科研就不能怕吃苦,搞农业的不到生产一线,肯定出不了成果。”陈兴志说,白天劳作,晚上和导师、师兄师姐们探讨科研进展,学习科研知识。他表示,来南繁的这段日子很受触动,更坚定了自己提升学历、投身农业的决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有一个强‘芯’梦,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培育出好的品种。”有了这个梦想,陈兴志选择春节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努力把课题做得更深一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南繁做实验,虽然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会有遗憾,但是这种选择让我觉得更有价值。”
今年寒假,安徽农业大学共有几十个学生留校。为了呵护学子们的梦想,学校各单位联动,为留校学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保障。
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区域发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葛旺正在攻坚毕业论文,他的研究方向是“规模农户粮食生产风险响应行为研究”。他表示:“寒假留校,是希望能够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将毕业论文进行系统打磨,让毕业论文可以为粮食主产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一些理论贡献,也让毕业论文更具现实意义。”
前不久,葛旺感染了新冠病毒,一方面要和毕业论文“鏖战”,另一方面还得和新冠病毒“硬刚”。葛旺的导师知道后,多次给葛旺送去了药品、鸡蛋、牛奶和水果。
“寒假留校的这段经历很难,但学校和老师们却很‘暖’。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葛旺表示,今后将怀揣着对学校和老师们的这份感恩之情,学农爱农,服务“三农”。
“学生选择留校,我们选择陪护。”有的学生被导师邀请到家里吃年夜饭,学校也准备了精美的年夜饭和丰富的过大年活动,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呵护青春的梦想。(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方梦宇 通讯员 胡正飞)
作者:方梦宇 胡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