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宁夏高校毕业生5.2万人,比上年增加0.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正在召开的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委员的热议话题。多名委员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破解就业问题,让毕业生就业有“率”又有“质”,还需要在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综合发力。
2022年,宁夏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落实率97.3%,同比增幅全国第一。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夏蕊认为,成效喜人,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仍有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部分中小企业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仍然不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依旧存在“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的现象。
“怎样扩大就业、保住就业,是需要关注的重大民生课题。”吴夏蕊与4位自治区政协委员在一份联名提案中提到,“铁饭碗至上”“家门口最好”的传统就业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调研显示,就业意向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60.48%、23.46%。同时,针对没有找工作、无就业意愿的原因进行调查,显示34.16%的毕业生准备考编,24.56%的毕业生准备考研,参加培训、提升能力的毕业生占21.00%,生育或照顾家庭、暂时不想工作等原因占11.39%。管理、专业技术、研发岗位比较受欢迎,分别占28.09%、27.07%、11.43%。
高校毕业生对工资薪酬预期较高,存在低薪岗位不愿去、高薪岗位进不去的问题。调研显示,毕业生对月薪期望在3000元以下的仅占3.51%。而企业计划招聘2022届毕业生薪酬方案中,36%的企业提供3000元以下月薪。
此外,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我区受国内部分地区疫情散发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承压明显,特别是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体育、娱乐等行业生产经营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就业吸纳能力有所下降。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多个部门齐心协力。”吴夏蕊认为,“稳就业”需下硬功夫。
就业是“六稳”“六保”工作之首。如何“稳就业”,不少委员围绕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苦练内功提升育人质量等提出了真知灼见。
“需要建立一系列能够激励大学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政策和机制。加强政策解读保就业,实施就业服务提升行动,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了解政策,促进人岗对接。吸纳更多企业进校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精准对接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遴选一批工业园区作为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在实习基地建设星级‘职工之家’‘大学生之家’等,全面提升园区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针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吴夏蕊等自治区政协委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就业成绩单”亮眼。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近五年,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杜勇建议,加快我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毕业生就业有“率”又有“质”。
“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在杜勇看来,应当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群:探索创新产教合作模式,推进更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力度,鼓励学生走出去,拓宽眼界、学习新知识,以扩大校企合作广度。强化师资做强专业群:围绕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宁夏当地特点,谋划适合自己的办学理念,引导教师转型发展、有目标地发展,引进和培养与地方战略相符的专业人才,从师资力量上为打造特色和优势专业做好准备。
针对求职的大学生群体,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毛明杰建议,丰富就业服务模式,建立“地方 高校 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护航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