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克度镇,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这里是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博士张建利的野外生态试验站驻地,也是他和团队将百香果从一丛“野草”研究到发展成为当地优势产业的起点。
“贵州的喀斯特治理既要考虑生态修复,又要兼顾经济效益。”寒冬时节,张建利向记者介绍,团队最初的研究目的是将百香果作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百香果的经济价值可观,于是将研究方向调整为生态修复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奔走在田间地头,在喀斯特地貌这个“大田”中边推广、边实验,推动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近年来,我省印发了《关于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指导意见》《贵州省产业导师(研究生导师类)助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深度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不断推动教育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科研课题聚焦发展问题
“如何用现代设计语言表达传统文化?怎样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焕发传统村落空间的生命力?”这是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杨辉长期思考的研究课题。
距离贵阳300公里的德江县沙溪乡大寨村,是一座掩映在千重岭下,历史悠久的传统古村落。“作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大寨村自然环境优良、传统民居保存良好、民族民俗丰富浓郁。虽然声名在外,乡村旅游发展却始终不见多大起色。”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派驻大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杰说,“要想带领村民吃上旅游饭,除了传统保护,也需要符合旅游产业化发展需求的艺术开发。这一点,我和杨辉老师不谋而合。”
2021年,杨辉带着“艺术设计人才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课题走进大寨村,将整村旅游发展纳入整体规划设计中,把村庄的传统自然风貌和现代设计艺术进行有机融合,在传统村寨改造、集镇风貌提升、村落景观规划、特色民宿打造、废旧空间改造,以及旅游文化品牌设计等方面提供了专业设计方案。
杨辉说,特色民宿的改造,从外观上保持了原有的传统营造工艺和特色文化元素,在内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实际生产生活的需求。一方面群众的生活环境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也能满足游客住宿的需求。
“我们的村庄变漂亮了。”村民们说。改造后的大寨村焕然一新,旅游吸引力和游客承载力逐步提升。随着游客增加,村民们也日渐忙碌,小市场上纷纷支起了小吃摊,土菜馆、农家乐相继开业,农特产品不出家门就能变现,乡村旅游让村庄热闹起来。
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聂森认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可以为乡村在人才、文化、产业、生态等方面提供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人才培养紧扣发展需求
“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让职业教育成为村级组织后备力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育的摇篮。”习水县中等职业学校党支部书记罗永杰表示,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教体系要主动承担社会服务的职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发展动能。
2020年2月,遵义市出台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和后备人才培养的“双培养”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一支“思想有高度、带富有路子、治理有方法、群众有口碑、发展有潜力”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作为首批入选遵义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试点学校之一,习水县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长期班+短期班”结合,采取“课堂教学+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将专业与实践、理论与研讨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培训对象能力素质。截至目前,该校组建高质量教学师资队伍173人,制作优质课程187门,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20班次,为全县培养人才2300多人。罗永杰说,接下来,学校将围绕产业办专业,不断优化专业布局。针对乡村产业发展,开办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管理等涉农专业,持续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助力作用。
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教育,教育振兴乡村”,推动职业院校发挥培训职能,与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丰富培训资源和手段,广泛开展面向“三农”、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技能培训。依托“贵州技工”培训品牌,2022年贵州省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3.83万人次。
“校农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走进贵州师范大学“校农结合”农产品消费扶贫专馆,产品琳琅满目,毕节“三白”蔬菜、石阡南瓜、桐梓苹果……师生不出校门就能买到全省各地的优质农产品。“我买5斤土猪肉”“我要50个绿壳鸡蛋”,在贵州师范学院一场农特产品展销会上,仅2天时间,就为农户卖出各类农产品63.5吨,销售总额超过15万元。
“校农结合”一头连接菜园子,一头连接餐盘子。
近年来,贵州实施“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建立省、市、县农产品购销平台和网络,覆盖了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共计17399所开设食堂的学校。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累计采购脱贫地区农产品约为295.38万吨,采购金额达257.56亿元,有效带动省内近1万个种植养殖基地(合作社)发展,推动调整产业结构300万亩,带动脱贫地区100多万人增收。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校农结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挥了教育人群多、消费稳的作用和特点,有效解决了脱贫地区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既购买了农产品、帮扶了产业,也服务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