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主教育的理性思考
[摘要]现阶段高校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加强自主教育,使其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服务,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服务。为此,一要清晰自主教育的概念界定;二要明确自主教育的价值定位;三要认识自主教育的理论基础;四要把握自主教育的属性表现;五要采取自主教育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自主教育;高校;学生
自从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自主创新”口号以来,它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决策。当前,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强自主创新,教育战线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而最为关键的是推动教育创新。正是基于此,我们提出自主教育,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理论,服务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本文试图就自主教育的概念界定、价值定位、理论基础、属性表现、实施措施等进行系列考察和探讨,望专家和同仁赐教。
1 概念界定:自主教育的内涵
自主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把自身当作教育对象,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培养和增强自己独立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自主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崭新的教育理论体系,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从自主教育的主客体来看,这一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即学生。他们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学习并掌握某些知识或技能的人。自主教育的客体,是教育者,即教师,他们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当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教育的方法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后,自主教育的主体就发生了转变,变为了自主教育的客体。这时,学生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教育行为自身化了。
从自主教育的目的来看,这一教育主要是诱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挖掘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主内化新知,形成创新技能,发展独立个性,健全主体人格,从而促使自己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从自主教育的过程来看,这一教育重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引导、激发和调动学生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在自身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实现对自己的自主。可见,学生是自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方,教师在自主教育过程中是真正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从自主教育的结果来看,这一教育的最终成果表现在学生发生合乎教育目的的一系列变化上。众所周知,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塑造或改造对象,其结果表现在教育对象发生一系列合目的的变化上。自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其教育的成果,重点体现在教育主体——学生合目的的变化上。可以说,学生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增强,特长不断发展,素质不断提高,个性不断优化,人格不断完善等等,这些都是自主教育成果的体现。
2 价值定位:自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实施自主教育已势在必行,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实施自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全新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社会的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必须具备哪些素质以应付未来的挑战和需求,实现其终身发展?为此,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素质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行为也日渐强化。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事实证明,“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已经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条件。但是,素质无法灌输,只能培养,而研究和实践表明,素质的培养和自主性有着密切关系,“要我做”与“我要做”的自主程度,表现在学生身上大不一样,自主愿望越强烈,自主挖潜越深入,学生越能有效培养素质。可见,实施自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好支点、好捷径。
实施自主教育是学校教育创新的迫切需要。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9月召开的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强调指出: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这就为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高度,同时要求高校进行教育创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不少高校口头上喊教育创新,而实际上做的还是应试教育,一切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依据,其结果如何呢? 扼杀了学生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确,这些年来我们高校的教育创新力度不够,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究其根源就在于没有找准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当今知识经济的到来已迫使学校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更关注学生主体的内在因素,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基础,激发其内化机制。一个不调动学生内驱力的教育,再对其进行改革创新,注定是不会取得实效的。因此,当前高校必须把自主教育当作学校教育创新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来狠抓落实。
实施自主教育是改善学生现状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说,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多数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自立、自理能力差。因此,考上大学以后,普遍在学习、生活上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特别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就不能主动、自觉学习或者不会学习,生活也不能自理,不会独立生活。笔者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两篇新闻报道:天津某一个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都在父母陪读而上了医科大学的学生,由于不会自主学习而进入大学以后,一年下来竟有好几门功课不及格,学校责令其留级,并交罚金2000元;青岛某职业中专一个女生感冒后,给妈妈打电话,妈妈竟和外婆专程从东北坐飞机到学校,给她送来感冒药。从以上两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到,当前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缺乏最起码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可见其我们一贯宠爱的如今的天子之骄是何等的可悲。尽管这只是两个极端的例子,但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当前高校实施和加强自主教育的极端必要性和重要性。
3 理论基础:自主教育的认识依据
凡是提出一种新的教育,都以慎重的论证为依据。我们所提出的自主教育也是如此,它具有充分的、坚实的、多维度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
自主教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发展是环境、教育与学生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条件和教育影响,只是学生发展的外部因素,它只有通过学生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而学生的内部因素——自觉能动性才是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上可知,自主教育恰恰是立足于学生的内部因素——自觉能动性,强调了学生的内部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自主教育的教育学基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教的客体。但是从学生及其活动方面讲,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这种主体地位是学生自主性的本质体现。据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学生具有自主性,学会自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由上可知,自主教育正是突出了教育活动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
自主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教育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特殊的心理交往活动,它伴随着教师的施教心理和学生的求知心理同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表现出不同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心理特征,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自我调节与控制,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它需要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巩固和发展其非智力因素中的良好成分,并使其非智力因素中的消极成分逐步向积极方向转化,从而调动、启发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上可知,自主教育就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培养上。
自主教育的历史渊源。古今中外,有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意义上提出过自主教育的主张。在国外,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曾说过:“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去找到必需认识的东西。”卢梭主张要“培养自然人”,自然人的特点就是自爱、自主和自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能促使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学习结合”的自主教育思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了“主动求知”,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不教”, 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