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构建
摘要:优秀的大学离不开优秀的大学精神,而优秀的文化又孕育着优秀的大学精神的诞生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的人文精神文丰而意博,理深而旨远。其中的“和”、“仁”、“义”、“礼”、“智”“信”等可贵的人文因子,对于构建当代大学开放兼容、以人为本、崇德守朴、和谐有序、求真务实、诚信敬业的大学精神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大学精神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任何时代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我们对传统文化理念的追溯,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为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奠定稳固的基石。
关键词:儒学;人文精神;大学精神;构建
一、大学精神的灵魂地位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内隐文化,是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表现出来的。一所大学能否彪炳史册,声震寰宇,主要源于它的精神,可以说,世界一流大学是人类精神的家园,社会进步的杠杆。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增强大学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动力,是全体师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存在,是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1]在第二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楼、大师、大气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相比较而言,前两者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政策得当,措施得力,应该不难做到,难的是后者。大学精神是学校一代又一代创业者业绩、品格、精神的结晶,是一个渐进的形成过程,是种种现象背后的本质。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有如一个人对之于自己的灵魂,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大学所肩负的“精神”使命,是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而实现的。a ·弗莱克斯纳所指出“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里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令人感动、激越、升腾的力量。“具有强烈精神的大学,培养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2]大学精神滋养着人格、理想,孕育着超越的精神文化,并为社会设立精神价值尺度,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进步。
二、当前我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1、人文精神淡薄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由于大学的教育对象是作为个体的有生命的学生,所以大学精神中要强调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3]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的价值与存在为内核,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的价值信念和思想态度。[4]人文精神关系到社会导向,关系到健康人格和民族精神的塑造。当代社会强劲的商品经济浪潮对大学的人文理想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关注物质,鄙视精神;尊崇经验,拒斥理性。人文精神的缺失,只能使大学教育成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功名利禄之钓饵,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成为知性的巨人和德性的侏儒。这就完全背离了大学所应承担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是对大学理想的亵渎和嘲弄。
2、重利益轻理想
大学以其学问高深,胸怀宽广,大器大象,兼容并包,气度恢弘而昭示于人类社会。大学教师的理想亦应是弘扬大学之精神,教会学生认识人性本善,并以自己的美德来影响学生,追求真理,获取广博的知识,进而宣扬德行,影响社会,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然而,近年来,中国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教师学历职称“大跃进”现象,普遍提出青年教师要硕士化、博士化,并大量评聘和引进教授,加速了大学教师的功利化。在高校改革的浪潮中,把评价老师、定职定级、甚至是工资、奖金都与老师的论文数量直接挂钩,学术领域已经不再是思想的交流,而成了利益的代名词,致使现在的一些大学教师热衷于所谓教育的实用追求,对教学马马虎虎,对教书育人轻描淡写。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工资普遍偏低,促使很多教师在社会上经商、兼职等现象比比皆是,致使教师不能专心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因此,利益的追求已经远远胜过了精神领域的追求,导致大学教育忽视对生活中崇高理想的追求。中国目前“博士乞丐”的现象正说明大学教师在促成学生“学历成人”时,忽视了“精神成人”的教育。哥伦比亚大学道格拉斯·斯朗教授说:“大学教育已经忽略了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等领域的东西,这样的大学教育培养的人在角逐利益时,就会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制约而沦为经济动物。”[5]
3、大学缺乏信任
目前大学扩招,学生素质明显下降,大学社会形象为此降低;同时学生人数剧增,致使优秀教育资源短缺,学生不能接受高水平教育,对大学的信任度降低;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互不信任;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功利主义的增强,致使大学充斥着浮躁之风,浮夸之风,论文抄袭等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对教师缺乏信任。大学在强大的商业压力下,日渐庸俗,乱办班、滥收费、乱设专业屡见不鲜。“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大学缺乏信任面临的更是精神与文化的恐慌。一些学子认为,在大学这所青春集中营里,每个人都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一样,自觉前途一片光明,却仿佛无路可走,真是死读书活受罪,以致出现了清华大学博士王垠退学事件。王小波毅然离开丧失精神家园的大学当自由撰稿人,陈丹青在痛惜在大学信任的丧失的哀叹中决然辞职。尽管这类负面现象不多,但是它却足以反映大学信任的危机。
三、传统儒学人文精神为大学精神构建提供借鉴
1、“和合理念”是构建和谐融洽、开放兼容的大学精神的灵魂
和合是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中国文化生命智慧。和合的“和”是指和平、祥和、协和、谐和,是儒家道德体系中普遍认同的理念,并纵贯儒学演变的全过程。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也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合”是指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与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合。
“和合”的过程,就是矛盾的转化和融合的过程。它提倡不同性质的因素融合与凝聚,融会贯通,兼容并蓄,体现了和二为一的辨证思维观念。在构建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大学之间的特色进行转化和整合,构建“和而不同”精神理念,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理念。大学不能孤芳自赏,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取长补短,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总之“和合”精神为大学精神构建提供了认同兼容转化整合的在矛盾中求统一、和谐的理念。
大学是一个群英汇集的地方,天下各地各处的学子来到这里,寻求知识,陶冶情操,营造和谐融洽的大学文化环境是每一个学子心之向往。大学的发展历史表明,大学是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调适能力的组织,兼容并蓄是大学精神不可缺少的要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使大学不断获取和更新推动大学发展的动力。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形势要求大学必须敞开胸襟,用开放精神、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来开拓大学的未来。开放、包容精神要求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创新制度,更新教育思想、科研意识、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理念,树立面向世界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目标。开放精神要求保持民族特色,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西方大学精神的精华,与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
2、“仁”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的源动力
“仁”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是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部分。“仁爱”思想始终如一条红线贯而串之,成为儒学之核心。孔子和孟子给“仁”赋予了人与人之间普遍相爱的内涵,构成了儒家思想追求的崇高理想。“仁”的核心内容是“爱人”,是人类中的爱,即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相互尊重、相生相养的关系,即“泛爱”。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他要求人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且要把这种爱推广开去,博爱大众,亲近一切有仁德的人。[6]“仁爱”学说,把人从宗教天神学中解放出来,人作为研究的对象,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教育以及人的家庭和社会组织成了儒学关心的课题。在孔子思想中爱人与自爱是统一的,只有懂得自爱,才能将心比心地去爱别人;只有会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也只有懂得自爱,才能实现“仁德”的最高理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等至理名言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仁爱”精神充分体现了人以为本的大学精神。在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以人为本精神的内涵,就是强调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从马斯洛人的需要论来看,人的终极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金钱并不是现代人自我价值衡量的标准和尺度,而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理解,自我确认的过程。以人为本精神的内涵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要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仁爱”要求教师要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忠诚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对教育的忠诚,体现在多方面,对学生的爱也是重要的内容。历代儒学大师都是杰出的教育者,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爱,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是世人所公认的至理名言。爱学生,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学问和品德树立给学生师严,让学生尊重你;同时也要给学生关爱,不仅要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爱,也要给予学生心灵的安抚与慰籍。爱是沟通人心灵的桥梁,是尊重与被尊重的重要尺码,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贵在以情感人。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情感的,感情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当今大学,学术与教师利益的直接挂钩,使得很多教师只注重科研,而忽视教育,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关爱,一个老师给学生上过几门课都叫不出几个学生名字的现象已不是个例,师生之间仿佛成为“陌路人”,这怎么能实现心灵的沟通,怎么能实现师者“解惑”之功效呢!因此大学要弘扬“儒学的仁爱”精神,以“爱吾爱以及人之爱”“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普爱思想,塑造以人文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
3、“义”是构建崇德守朴、科学理性大学精神的坐标
在儒家学说里,义的人文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义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在儒家学说里, “义” 与“仁” 是紧密相联而又十分重要的道德原则。“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孟子.告子上》)“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是否有“义”、行“义” 是一个原则性的大问题:“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如果敢作敢为但却缺乏道义的约束,必然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搞乱社会秩序;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敢作敢为但又离开道义的约束,必定会为“利” 而奔走纷争,终而沦为“盗”。因此,利和义是儒家思想中的既统一又矛盾的一对组合。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认为“义”是人类高尚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但孔子又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富和贵是“利”,“利”也是人们所追求的共性,这说明儒家并不一概反对“利”。但儒家主张“义”与“利”发生矛盾要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以义求利,甚至不惜“舍生以取义”,而坚决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甚至不择手段的惟利是图。“义” 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就在于人有“义”。由此可见,儒家学说中的“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精神的表现,是崇高的道德原则,是人之良知的理论形态,它与“仁”一样,体现的是伟大的人文美德。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追求利益和功名固然也是大学教师的一种追求,是人生价值体现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追求“利”的同时要遵守“义”,要以“义”取利。大学本是神圣的殿堂,是精神的领袖和传播者,教师要用高尚的品格,美好的心灵,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崇德守朴,以德育人是大学教师的最高精神境界。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应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真正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屈从于权贵,特立独行;不迎合世俗陋习,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作为高尚的大学教师应该实现在“义”和“利”的统一,以“义”而取“利”,用我们的智慧,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获取自己最大的利益,实现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双丰收,鱼和熊掌皆可得之的最高境界。但是当“义”和“利”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义不容辞的“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为捍卫科学的真理而努力。科学的理性精神更多地表现为探求真理的执著与牺牲、坚持真理的超越与创新,这是一种为追求精神“忘我”与“殉道”的精神。追求真理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就是要勇于为真理献身。众所周知,现在大学校园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人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学术腐败,这些的的确确影响着大学的和谐与神圣,是与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违背了人者为仁的崇高追求。为此,儒学的“义利观”应该成为大学精神构建的坐标。
4、“礼”是构建尊师爱生、和谐有序大学精神的法则
“礼”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范畴,现在意义上泛指各类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是外在的伦理行为和社会制度,规定了社会的秩序、和谐等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理,确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贵贱、以及上下等级,确立了封建社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各种社会结构,起到调节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安宁的作用。。在《中庸》之中,家庭与日用伦常的关联基本上是家庭成员和日常事物礼仪化的一种功能。这也就是说,作为礼仪行为,“礼”是基本手段,通过这种手段,一个人实现家庭及日用伦常这些根本脉络的意义与功效。[7]儒学创始人把“礼”看作是一个人生存于社会的根本,提出了“不知礼,无以立也”的人生哲学的观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不懂得“礼”就不懂得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立身处世,就不可能获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礼”又是达到“和”的保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礼”文化不仅促进社会秩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的作用。
中国是“礼仪之邦”,现代社会的交往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礼仪”。礼仪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的行为规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映,也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一所大学而言,礼是建立和谐有序校园文化、保证科研、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现在大学校园师生关系淡薄、紧张,老师不清楚学生的名字,见了面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学生,学生也一样,在校园里见了老师都不会主动问好。这样的关系必然导致教育的单向流动,不能带来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教师和学生,都遵守各自的礼仪,文明礼貌待人,领导尊重教师,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爱戴老师,教育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则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讲授才能让学生从心灵上接受,并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知道他们之所需,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教师以其言传身教和源源不断的爱,必定也会换来学生的爱戴和尊重,从而形成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5、“智”是构建崇尚知识、求真务实大学精神的根基
“智”通常又写作“知”,指知识、智慧,也指认知。儒家把“智”列为“五常”之一,认为追求知识,增长聪明智慧,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儒家相信,人类能够不断通过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探究万物,掌握规律,创造文明,积累起越来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犹如漫漫长夜里永不熄灭的明灯,茫茫大海上永不沉没的航标,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掌握知识并善于思考的人就可能成为“智者”,“智者”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聪明智慧。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具有完善理想人格的君子,不仅应当是“仁者”,而且也应当是“智者”。“智”与“仁”是相辅相成的。好学求知也能促进仁德的自觉和生长。故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大学从其产生之时起,便成为人类知识创造与传播的理想之地,是对知识进行保存、传播和创新的机构,知识是大学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将知识的研究与传播视为最神圣的使命。雅斯贝尔斯常以20世纪的洪堡自居,他的大学理念也明显地打上了德国古典大学理念的烙印。在他看来,“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 [8]追求真理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世界各个国家的大学在构建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达成共识,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与真理为友”。求真是一个很艰难的探索,必须有“务实”的精神,“务实”为树立大学精神奠定了坚固的基石。点滴积累,注重实效,这就是追求真理进行量的积累的必要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发现规律、利用规律的质的飞跃。在21世纪,中国大学能否发扬光大务实精神,关乎大学信誉和生命。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向高校的侵袭,浮躁奢靡之风已经对大学师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当知识分子成为功利的奴隶以后,其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公正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上、研究上要执着、要刻苦,要追求卓越和成功,要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好,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反对急功近利。儒家思想中对“智”的崇尚以及“格物致知”的严谨精神对塑造新时期的大学精神,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蚀具有重要的作用。
6、“信”是构建诚信敬业、完美卓越的大学精神的保证
“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之一,泛指诚实不欺、讲信用的品德,从言语方面看,说的话真实无妄,人己不欺,符合客观实际;从行动方面看,对说的话能信守、实行,不违背。真诚无欺是“信”的基本含义。“信”在儒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只有存忠讲信,方能致知而力行。在孔子看来,“信”不仅是人必备的一种德性,而且是“向仁”、“行仁”的积极实践 。“信”还是一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信”也是建立和维护朋友关系的基础:“谨而信”(《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 “信”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保民,非民无以守国。”只有上下崇信,以“信” 为本,才可内外不欺,尽心竭力,效力于国家,使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天下太平。
古往今来,“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团体,乃至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国无信不治,家无信不齐,民无信不立,利无信不生。[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 的社会价值显得尤为突出,没有诚信这一人际交往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系将趋于萎缩,人将面临退化。然而,“信”一时间又仿佛成为人们的奢望,人们仿佛感觉周围充满了不信任,不仅是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而且是校园里的欺骗与谎言。论文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已经严重的玷污了大学的神圣,影响了大学的声誉,造成师生之间的不信任。因此师生之间要搭起诚信的桥梁,教师要用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来感召学生、鼓舞学生,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而不是把大学当作“名利场”、“垫脚石”,学生把大学当成了寻找工作的跳板。21世纪的大学是大众教育的时代,但绝不意味着科学知识的简单化、思想文化的世俗化、知识分子的平庸化,21 世纪的大学依然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科学的殿堂”和“人类精神的家园”。这是大学的学术属性决定的,抛开了这一属性,大学就无所谓大学,更谈不上人类社会发展的“知识源”、“人才源”和“思想源”。因此,大学人要用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塑造大学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的信任是拯救大学灵魂的法宝。“信”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信”是大学发展之源。
参考文献:
[1]韩晓峰,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4,(4):23。
[2]唐耀华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149~150。
[3]李志仁,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6(9):9。
[4]梁继峰,浅析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塑造[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07。
[5]朱振国,重塑大学的教育理想:访浙江师范大学刘尧教授[n],光明日报, 2005_10_19。
[6]刘宗贤、蔡德贵,当代东方儒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6。
[7]安乐哲郝大维,“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2(3):13。
[8]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m]·新知三联书店, 1991:149。
[9]李会钦,儒学人文精神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j],焦作大学学报,
2003(
4):
1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念、机遇、现状、趋势与选择——实施‘创建一流大学’战略工程研究”阶段性成果(gh0450)
作者简介:张波(1973—),女,吉林汪清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