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发展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吉林延吉133000)
金粉
摘要:表演专业的发展决定延边大学戏剧学科的发展。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是推动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延边大学表演专业的现状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发展谈一点设想。
关键词: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是中国唯一培养朝鲜族戏剧专门人才的国家教育基地。因此,戏剧学科表演专业的发展将决定未来中国朝鲜族戏剧教育的发展。
1. 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1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历史
培养朝鲜族表演专业人才可以追溯到1964年的延边艺术学校的朝鲜族戏剧专科班的招生。到了1988年延边艺术学校成为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建立了大学表演专科,并1991年成为独立的戏剧系。1996年艺术学院合并于延边大学,1999年才开始了本科教育。戏剧学科表演专业是本科专业创建历史较短的延边大学的年轻专业。
中国朝鲜族戏剧界表演艺术人才大部分都受过戏剧学科表演专业教育。建立本科专业之前已经毕业了150多名学生,建立本科专业之后毕业了65名学生。主要从事于在延边歌舞团、延边广播电视台,延吉市曲艺团、艺术学院、国际电台、各县市文化馆和艺术团,承担戏剧艺术的重要任务。
表演专业的教师们不仅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做出了心血,而且在教学与科研成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已有表演专业教师中多人曾获金狮奖、话剧导演振兴奖、金达莱艺术奖、省文化厅导演奖、省文化厅表演奖、骏马奖、金牛奖等。完成了四项校级课题、两项省课题、一项横向课题(韩国振兴财团);学术论文50多篇;保持了艺术实践和学术方面的共同研究。
1.2戏剧学科表演专业现状
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在9年本科教育中,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办学效率为指导思想,不断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办学模式,使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接轨,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为一体,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在现有专业基础上,为拓宽专业方向设置了有关课程。为把表演专业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朝鲜族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为培养系统掌握表演技能的德才兼备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不断完善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但仍然只有一个表演专业,无戏剧学科的其它专业。现有的前两届本科班分为戏剧影视表演和播音主持专业方向,后两届本科班未分专业方向。
表演专业现有全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3人,在读博士1人,硕导1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人。表演专业共有92名学生,其中本科生共有57名。确定播音主持专业方向的有16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方向的有13名,其他有33名。学生和教师比率比较合理。
戏剧学科始终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已经完成了《具有民族特色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省教育厅课题,发表了《表演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浅谈自我丧失演技方法》、《“人物观察”小品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表演基础教学手段——游戏》等论文。教学小品“独生子兵”获得了省文化厅导演一等奖。这些对表演基础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 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设置单一,专业方向不明确
戏剧学科应包括表演、导演、戏剧学、戏剧文学、舞台美术设计、戏剧管理等专业,但延边大学戏剧学科唯有表演专业,没有戏剧学科的其它专业,一直以表演专业来培养了朝鲜族戏剧人才。因此,戏剧表演人才较多,缺乏导演、编剧、舞美、策划等方面的戏剧艺术人才。随影视产业逐渐发展,表演专业承担起培养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和影视表演人才的责任。又随社会需求,表演专业拓宽戏剧影视表演和播音主持专业方向,但经过具体教学发现两个专业方向并不符合表演专业具体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完整。
戏剧学科表演专业的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的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符合,导致毕业生很少志愿到剧团当演员。延边大学的戏剧学科表演专业的办学初衷是为延边朝鲜族话剧团、朝鲜族曲艺团、朝鲜族广播艺术团输送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可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毕业生宁愿从事非专业领域,也不愿进入剧团。据戏剧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从事戏剧表演艺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极少数,大部分从事于与戏剧表演专业相邻的各行业或改行。
如今,随延边电视台登入卫星之后,其社会需求暴涨,电视台对编导、节目制作人、作家、记者的需求量也逐渐上升。这一情况的出现,反映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距离。又因表演专业的课程体系长期受中专教育模式的影响,脱离规范化的大学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课程设置比较单一,缺乏相邻课程群的设置,学生的视野拓宽得不够,课程设置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和应用性。
2.2 师资队伍力量微弱
戏剧系现有10名专业教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但为拓宽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现有的师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专业发展需求。
首先,表演专业高层次人才力量不足,尤其是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能够独挡一面的学科带头人少,这与学历有关。表演专业只有两名硕士学位专业教师,起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力量微弱,使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一定难度,影响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
其次,戏剧学科表演专业没有建立课程梯队。表演专业教师基本上都专攻了表演学,无法担任拓宽专业方向之后的课程教学。因此,播音主持等课程只能以聘请的方式维持教学,能讲授影视方面的教师又极少。在这种情况下,不建立课程梯队,很难开设新课程。既根据专业需要开设了新课程,也得凭借外界力量。因此,拓宽专业方向与课程梯队建设有密切的联系。
另外,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面,与课程梯队建设直接有关。表演专业忽略了为拓宽专业方向引进新专业人才的过程,更注重了引进后的人才培养。当以进修、读硕博士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力量时,表演专业面临了很大的难度。虽通过进修基本掌握了新专业的知识,但学习时间短,并未系统掌握新专业的理论。为拓宽新专业,应以攻读硕博士过程系统掌握和研究专业知识。作为朝鲜族考上中国名牌大学的硕博士学位难度之大,延边大学又没有与戏剧学科有关的姐妹兄弟院校之间的留学交流。因此,教师的知识老化速度快,新专业知识获取渠道狭窄,对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
2.3 教学与科研成果薄弱
教学与科研是评价一位教师能力的主要内容。由于师资队伍的力量微弱,教学与科研成果也比较薄弱。教学与科研成果基本集中于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其它教师几乎没有教学与科研成果。他们的已有的成绩基本上都是在剧团时取得的奖项。其原因是,大部分教师都在表演艺术第一线工作之后开始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对教育教学不够了解。虽然有丰富的表演艺术实践经验,但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又缺乏汉语文字表达能力,凭他们的年龄,完成教学与科研有一定的难度。
表演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艺术,但与实践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机会很少,特别是艺术科研。即使做出了相应的工作,也不在学校规定的艺术工作量范围。戏剧艺术教学实践工作占有时间长,耗费精力多,但得不到实际工作量,教师的热情大大减少,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
学校承认的艺术工作量只有在国家教育部和文化部规定的范围之内。这些奖项作为剧团有可能获得的机会,但对教育机构来讲是一件很难实现的要求。特别是评副教授和教授职称时所需的金狮奖和梅花奖更是高不可攀的科研成绩。因此,表演专业的艺术科研逐渐减少,成为迟缓表演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 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发展的几点设想
3.1 强化表演专业,拓宽专业方向,发挥专业特色,培养创新人才
表演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应更加强化表演专业,拓宽专业方向,发挥专业特色。培养戏剧表演专业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改革表演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反过来,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影响着表演专业的发展。
由于民族、地域、语言等问题,表演专业培养的朝鲜族人才,很难成为中国的明星。为了实现梦想,表演专业必须招生汉族学生。随时代的发展,非戏剧表演领域对表演艺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长。因为,表演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学到人与人的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的方式与方法等综合素质,加上掌握朝、汉两种语言和一门外语,轻松进入社会,面对各种职场,容易就业。
因此,未来的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既培养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的高级表演艺术家,又培养应用表演艺术能够在戏剧、影视、教育戏剧等方面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还要培养具有民族特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朝鲜族戏剧影视表演家和播音主持人。
课程设置遵循培养目标的同时,应考虑未来专业发展。在现有专业基础上,要拓宽戏剧学科的其它导演、戏剧学、戏剧文学、舞台美术设计、戏剧管理等专业为前提设置课程,同时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的中国朝鲜族戏剧、教育戏剧、广播影视等方面为前提设置课程。
3.2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
面向未来的表演专业,现有的师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专业发展需求。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
首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和培养相关专业方向的教师。学校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心,以深造、进修等方式为开发已有的人力资源创造条件。比如处理好姐妹戏剧、电影、广播院校之间的关系,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应放在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上。未来的表演专业应硕、博士率达到50%以上,年轻教师的硕、博士率达到80%以上。
其次,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使其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带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再次,选拔1-2名青年优秀学术骨干进行重点扶持,培养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后备军。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充分考虑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性和稳定性。
然后,重点挖掘教师的潜在能力,组建新拓宽专业方向的课程梯队。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教师也应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素质。表演专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师资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避免以往只担任一门课程主讲教师的局面,建立网状课程梯队。
3.3 政府组织各种戏剧比赛,学校激励艺术科研成果
随戏剧面临的萎缩乃至危机,戏剧的各种比赛也逐渐减少,淡薄了戏剧艺术活动。因此,政府应多组织各种形式的戏剧比赛,特别要组织教育机构之间的艺术比赛,激发学生与教师中的创作热情,活跃艺术科研活动,学校激励科研成果,促进表演专业发展。
面向未来,表演专业的发展必须注重理论科研与艺术科研的相互结合。戏剧学科表演专业的科研不仅仅局限于文化部和教育部,而应体现于各种形式的戏剧活动。特别是综合院校的表演专业来讲,框框的狭窄戏剧活动阻碍表演专业的发展,使表演专业的教师都成为理性的理论家,逐渐失去表演艺术家的感性。特别是对面临危机的中国朝鲜族戏剧,表演专业有责任担负中国朝鲜族戏剧发展的历史使命。因而,政府要组织各种戏剧比赛,并定期举行,提高活动的知名度,成为名牌比赛。
作为综合院校的延边大学应大力支持和扶持表演专业的科研,并制定新的科研评价制度,鼓励教师的各种艺术活动和科研活动。教学和科研活动是推进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推动力。剧团的艺术活动为他们创造个人利益和经济财富,特别是与评职称和剧团收入有关。但学校的许多艺术科研既不能创造收入,也不与评职称有关。根据表演专业的艺术性,学校应更注重艺术科研,才能有效推动综合院校的表演专业发展。为了推进表演专业发展,学校应制定各种激励政策扶持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特别是艺术实践环节。
总而言之,未来的戏剧学科表演专业发展,随社会发展,要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影响戏剧学科专业发展,改善戏剧教育现状,才能稳健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