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急需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成了当今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责无旁贷应挑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这就为高校提出了一个课题: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完成这一课题,首先要理解当今创新型人才的涵义,其次,要清楚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有的放矢地研究对策,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培养计划,真正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一、创新型人才的涵义[1]
创新型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变迁,每一次发展,每一次改朝换代,无不是创新型人才运用创新手段来推动的,只是不同时期所用词句有所不同和人们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有所不同罢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开始,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举不胜举。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创造)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素质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个概念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实际上,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不难看出,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似乎是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尽管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并没有形成主流。
对比可知,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比我国要宽泛一些,他们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从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方法及培养的结果等都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应该注意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很长的历史,只不过近年来更加突出而已。
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概念,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差异很大,有的受领导人讲话或政府文件的影响较大,有的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支持其概念的理论基础。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多是把当代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的产物。
综上所述,当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具有人格独立、情感高尚、博专兼备、敏锐好奇、兴趣浓厚、主动探索、自由发展、坚忍不拔等基本素质的人,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传统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2]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天道观,"过犹不及"的哲学思想和"小富则安"的小农思想,至今仍根深蒂固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等处世观念严重地束缚了个体的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发挥。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思维,重共性而轻个性,注重求同式思维而忽视求异式思维。它们对今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仍然持续发生着影响,这也正是近300年来,中国人在科学技术和文化建设上对世界没有重大贡献的一个重要原因。
2、对创新型人才理解的影响[1]
我国在创新型人才的理解上带有局限性,常常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如有些人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对立起来;有些人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而把创新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还有些人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为学生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课程,而把所谓的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很明显,据此培养的人才最多只能算是单一的、片面的人才,距真正的创新型人才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3、传统教育的影响
(1)高校教育模式中有“应试教育”的痕迹[3]
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提倡对现存知识的单纯记忆,且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而学生则把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成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受中学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阶段的很多教育模式几乎是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翻版和延续。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所传授的大多为沿袭以久的知识和已成定论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自主意识薄弱,依附心理严重,习惯于端坐课堂,听老师有条不紊的宣读讲稿,不敢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质疑,缺乏怀疑性、批判性;加之五花八门的各种考试层出不穷,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挖掘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高校缺乏办学特色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3]
高校的个性是指高校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另一所高校的重要特色。高校的个性通常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自身个性;二是高校培养的人才所体现出的个性。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现实情况,正如有关学者所指出的:“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由于以往集中过多的管理体制影响,常常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而高校个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办学无特色所至。我国很多高校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地按一个模式来办学,个个“面孔相似”。受此影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存在着模式化的倾向,过分追求统一: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以及统一的学习评定方式,最后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都是缺乏个性、无特长的“统一产品”。这种缺乏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十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 3)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标准所产生的弊端[3]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科研轻教学,并突出地表现在作为高校奖励制度核心的职称评定上。在职称评定的实际操作中,高校大多要求教师发表和出版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论文和著作,参与或主持一定级别的课题研究。这种倾向对人才培养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高校教师大多倾向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撰写论文和著作上,教学工作已被认为是一项日常的、附加的、“几乎人人都可干的常规性工作”。 其次,侧重于教学的教师往往被认为“没有科研能力”而受到轻视,使得更多教师不愿意把精力放在教学上。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学和科研之间发展不协调和不平衡,从事科研的教师收入高、荣誉多、地位重,而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却由于科研成果少,收入相对也低、荣誉少、地位轻。长此以往,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积极性将受到严重挫伤,不愿拿出时间精力从事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也只是应付而已。试想,没有高质量的教学,高校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我国传统的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但也存在着一些如上所述的严重的缺陷。正是这些缺陷限制了人的精神自由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进而摧残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4、制度缺陷的影响[4]
在我国现行制度的安排中,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在教育制度的安排上,专业划分过细,学生不能自由选择专业,学非所愿,用非所学的问题比比皆是。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创造意识和创新探求的挫伤。在用人问题上,长期以来的论资排辈,造成院士、学科和学术带头人严重老化,处在创新最佳年龄段的新锐之士,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得不到当家的机会和经费支持。在科技发展等问题上,科学研究不按规律办事,基础性、长期性的研究支持力度不足,而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因为满足了追求政绩的需要而华盖罩顶,受到追捧。技术创新不按市场要求办事,研究机构游离于企业,创新成果不能被及时应用,创新精神得不到市场利益的滋润和营养等等。所有这些,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
5、浮躁世风的影响[4]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的确立,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士气,激发了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全民皆商的环境在很长一个时期对浮躁功力的风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追求一夜暴富,一举成名,毕其功于一役,成了官员、商人、学者的梦想。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专注精神、坚韧毅力、探索空间。在许多地方被追名逐利的浮躁热浪所淹没。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首先是定位问题,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要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当站的角度不同时、着眼点就会不同,所关注的重点也会不同。这就需要培养者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作认真地研究;与此同时,还要着力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大力发展创新思维[2]
传统教育属于应试教育,现代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乃至研究生,虽然有较强的记忆力,知识功底不错,但由于创新思维未得以充分发展,因而缺乏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模式化教育转向多样化教育和因材施教,从沉闷僵化的教育转向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培养继承型人才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为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教育观念。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逐步扩大学生对学科和课程的选择自由,使所愿与所学相一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培养发散思维和培养聚合思维相结合,发展直觉思维和培养逻辑思维相结合,培养想象能力与鼓励创新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创新意识。
2、改革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创新的主动性[3]
高校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以改变教学计划中、长期存在的过分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要改变过去专业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专业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要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整合与优化,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体系中精选、优选教学内容;在课程内涵上增加创新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掌握知识又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同时还需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性,确保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选择课程,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声音、画面、内容”的有机统一,这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压缩教学计划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钻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还特别要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关注创新的研究型教学转变,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普遍运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具有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布置具有研究性的作业,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完成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清晰化,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带到课堂上,有目的地学习和提问,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独立钻研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塑造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人格,给予创新活动以自由空间[3]
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用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便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包括人的理想、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和信念等等。人格就是这些方面的有机整合。良好的人格,能催化和激发创新能力;而卑劣的人格,则会压抑和摧残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一旦形成,创新的意向将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创新就成为人的习惯行为模式。这就要求培养者努力塑造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人格,为创新型人才营造和谐、民主、平等、宽松和开放的氛围。在科研立项上,坚决纠正片面强调快出成果、早出成果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给创新活动以自由的空间,鼓励科研人才去做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人才有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有了从事创新活动的自由空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4、坚持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观,放手起用年轻人才[4]
长期以来,在人才使用中存在着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论资排辈的现象,严重地压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必须坚决打破这一旧的人才使用观,大力、大胆地起用、重用年轻人才,这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关键所在。根据1500年至1960年,全世界1249名杰出的科学家和1928项重大科学成果的统计结果不难看出,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最佳年龄是30—45岁,峰值年龄在31岁。这就足以证明,起用新人是鼓励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为重要的组织手段。起用新人的工作做不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没有组织和实践基础。
5、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注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动力[3]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优劣、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以高学历、高职称以及教师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多少、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当然,这些评价方法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但这往往又会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工作,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要将评优、晋级以及酬金分配等与开展“创新教育”相挂钩,尽可能奖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员工,使他们的辛勤耕耘有所回报,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9日。
[2] 阻碍我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与对策.互联网.2005年10月28日。
[3] 杨大楷,张瑶.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互联网.2006年10月15日。
[4] 李维平.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及培养学习与研究.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