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专业知识基础与创新人才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自2003年以来在全国开展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从“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二十字方针中可以看出本科生教学评估措施对高等学校在促进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明确“怎样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深化教学工作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一、专业基础知识在人才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1.专业知识基础的重要性
永要对你的工作保持热爱和熟悉,不然你会错过很多机会的。比尔·盖茨的10大优秀员工准则中的第5条是:具有远见卓识,并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1.对周围的事物要有高度的洞察力 2.吃老本是最可怕的 3.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4.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工作 5.做勇于创新的新型员工。可见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专业知识是你成为一个职业化人士的基本条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素质和能力,从多元化的价值观视角看,孰优孰劣无法轻易断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价值需要通过他在创造经济效益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来体现,在效益这一杠杆的衡量下,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显现出优劣之分。个人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你的素质和能力本身,企业对特别符合自身效益的人才的需求状况也起着重要作用。用经济学的观点看,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关键的是素质和能力的稀缺性。假如你拥有企业所需要的稀缺性资源,就会受到特别的青睐,这些特质也是你赖以成功的条件。在人力资源诸要素中,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学历文凭、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相反,支撑着专业技能发挥的职业素养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2.知识结构中心作用
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没有思维就谈不上知识,这是我们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依据。由于较好的知识结构是以一定的思维方法为指导构建起来的,故其本身蕴含着思维方法。在客观上,结构中的每一部分知识具有较好逻辑关系和迁移条件。而且知识结构中的纲目是清楚的,主次是分明的,关系是紧密的,是我们组建学生认知结构的依据,也为我们形成新的教学方法,打开了思维的大门。
知识结构本身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将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教给学生,也不可能学一例题,就在一例题的范围 内进行练习。这就势必要打破旧的模式,在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抓住知识间的关系来钻研教材,研究每一知识与整体知识结构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研究已有知识怎样成为后续知识的基础,从中悟出科学的方法。
二、怎样加强专业知识基础
1. 拓宽专业方向,夯实专业基础
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大量上马许多新兴专业,这些专业多数研究方向过于狭窄,专业课较偏,实际应用范围太小,使得大量毕业生难以找到相应工作岗位。从培养过程来看,为了突出专业方向,新专业设置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课程,但每门课程的课时数较少,同时压缩了专业基础课程的门数和课时数,造成学生基础课没有学好,专业课太多而每门课课时数过少以致学的囫囵吞枣,也就是专业基础没掌握牢,专业课更没有学好。而对大多数用人企业却需要大量工作在生产现场,能够处理生产当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掌握丰富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这些人才所应掌握的知识不是一两个专业能够培养的。因此我们在专业设置上不能追求过新、过尖,应该注重拓宽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现在不少高校已经开始按照大学科统一招生,在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注意分析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学生要全面发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础,支撑该专业发展的支柱是什么,那么围绕这些基础和支柱,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依次来确定设置那些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应该使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设置不宜过窄、过深,应该给予学生比较宽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各种研究方向即可,同样由于现在专业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信息、通讯、生物技术等学科发展更快,知识更新的周期很短,专业课不必讲得很深,主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主要手机版亚博的业务范围和处理问题方法。这样培养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了解各个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便能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迅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2.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它是理工科专业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综合地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有关知识、理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综合就是创造、就是初步的创意训练,但现在的课程设计往往是指导教师出几道设计题目,要求学生提供理论设计方案即可,不经过实验检验,学生很难掌握设计、调试的基本方法。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对学生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指导教师对题目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程度要进行全面衡量,选题总的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作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运用于实际的课题偏少,真刀真枪的选题要更少,理论性设计题目较多,何况是每个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十来个学生,还要承担其它课程的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也不可能做到一人一题,往往造成一些学生从网上下载资料,改头换面,拼凑论文。
基于上述问题,结合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工作的心得体会,我认为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应进行一些改进和加强,比如:
(1)、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丰富实验内容,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各专业培养计划中各门实验课程之间的内容并没有做到有机的整合、统一,基本上是“各自为战”,许多实验课程是随着相应的理论课程设立的,缺乏综合设计的实验课程,各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和实验内容的设计缺乏整体的规划。因此实验教学内容在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大力加强实习教学环节,加大实习资金的投入,拓展一批实习基地,才能使学生下得去,学得成,真正做到学有专长。让工科专业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实习,是高校培养合格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首先要充分发挥校内实践基地在实践教学方面随时性、方便性的优势,配备高水平的“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向学生全天候开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到实践基地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为地方企业服务,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广阔空间,在社会上选定一些相关的公司、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协作关系,让学生到公司、企业参加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实践,这样的实习会收到学生的欢迎,可以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3)、要加强毕业实践阶段的教学,加强指导教师的力量,落实质量保证措施,严格质量监控,保证设计(论文)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在选题上要坚持实践性、综合性,可以积极引进来自社会需求或具有应用背景的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毕业设计课题,或鼓励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等机会到用人单位的生产第一线做课题,使学生受到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经济分析、绘制图样等综合性训练。在指导方式上可以采用双导师制,给学生配备由高校教师与挂钩企业的工程师共同组成的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利用专业基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4)、鼓励、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设计竞赛和科研活动。在保证大学生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前提下,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那些学有余力、成绩优异的学生早一点参加科研活动,对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开发智力上都是有益的。山东大学对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名次的学生直接免试录取为研究生,鼓励学生参加。
总之大学生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逐步递进和深入的能力层次,只有在足够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既要从课程中汲取能力素养,更要从实践教育、创新活动中养成。
“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就能成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就能提高我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完成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启发是:一般的知识基础是必要的,但还必须帮助受教育者熟悉所在行业或专业领域建构有组织的经验体系,这样才能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用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专长。也就是说必须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专业经验和特长。广博而精深,博与专互补,并重。
(一)、 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须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二)、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校方面应该有目的地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电台、多媒体、图书馆、板报、墙报等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邀请专业战线上卓有成就的人才,与同学们见面谈心,做学术报告,巩固专业思想,吸取经验,培养成才意识;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传统保守意识,克服心理压抑感和自卑感,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使之具有文明开放观念,懂得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2、改善教育环境,营造民主气氛
创造人格的形成与创造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综合性的陶冶与熏染;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主的精神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而且本身就是最有利的创新教育。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营造民主气氛。①管理体制的民主。大学生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的主人。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学生管理决策的讨论决定,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又能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又要迎合学生的多样化职业兴趣,这样就要求学校多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教师、学生的反馈意见,以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增强管理效能。②师生关系的民主。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是教育环境的集中反映。传统的操纵—依附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关系是创新教育的迫切需要。为此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教育者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调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要实现角色变换,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主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三是放弃严格控制,让学生舒展天性,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③思想学问的民主。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一是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二是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统一语言、统一行动,鼓励个性和独特,宽容探索中产生的错误和荒诞,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
3、改革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等教育中,以传统的分科为中心,实行分科教学,学生所学的只是确定的、系统化的甚至是陈旧过时的知识。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位置没摆正,教师注重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其积极性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在这种统一的规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也容易雷同,缺乏个性、缺乏创见。因此要进行变革。
(1)、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解惑为辅。学生自主性学习即通过教师指导来实现,教师由讲转向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具体可采用以下步骤:①学生在教学前进行自主性预习,自己质疑,自己提出问题;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课堂上请老师解疑;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化教学;③学生学会自我表现评价和自我控制。
(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引导、点拨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造教育的实施者。在课程结构的构建上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如增大选修课程比例、浓缩专业课程、开设人文综合课程、实施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等。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迁的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挤压日益凸显。如生活节奏快、竞争加强、贫富悬殊等造成的人际关系障碍,以及情感调适不良、就业压力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许多大学生心理失调,影响自身潜力的发挥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把系统的心理教育贯穿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促进心理健康,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一、建设一支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并设立“心理咨询室”,随时帮助学生解答心理疑难问题,为他们提出正确的调节方法,使其摆脱心理压力从而以全新的面貌健康地面对生活、学习。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重拾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克服心理障碍。
第二、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情感脆弱,稍遇挫折和困难就悲观失望,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生活磨炼的结果,是教育和训练的结果。“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随时有遭受挫折的可能,因此要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5、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进行的。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得以加强,因而容易产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
6、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组织学术、艺术、实践、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举办“挑战杯”等各类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