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大学。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如何面对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本人有如下几点想法供参考。
一、教师方面
高水平大学的标志之一就是有能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好教师。我们延大目前存在的较大困难就是如何培养和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学校将实施《延边大学“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百人深造计划”,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学习深造等都是较好的途径。我们还应注意,除极优秀的自己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生留校任教外,应尽可能避免“近亲繁殖”现象,“近亲繁殖的结果只能是退化。应考虑多聘请高水平教授来校任教。我们应考虑重金聘请“两院院士”或“长江学者”等大师级的教授,他们的影响和效果是深远的。目前是很困难,但是我们应不断地为之努力。
我们应提倡“教而优则仕”,目前或多或少存在好的教师被选拔到行政领导岗位,繁忙的行政工作耽误了他们宝贵的时间,埋没了他们的才能,应鼓励好的教师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工作。做为教学研究型的大学,教师应该多钻研教学方法,讲好课.通过多媒体、网络课程、网络辅助教学课,试验课等、增加学生的学习钻研兴趣。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精品课程、教育打动学生,以较高的学术、科研成果鼓舞学生,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教师不仅要治学严谨,更应该注重言传身教,严于律己,以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即教书又育人,好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上课接打手机,抽烟,学生睡觉也不批评,临考试时向学生透题,判卷提分等不良风气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
二、学校方面
应尽早启动新一轮质量工程。金校长在07年教代会上提出“启动新一轮质量工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新一轮质量工程包括“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创新教育团队计划、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双语教学和实践教学,出台有关双语教学、优秀论文和毕业设计及实践教学、优秀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奖励办法;出台《关于开展主要基础课实施主讲教授岗位办法》,强化基础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应尽早建设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平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没有足够的实验做基础是不可能的。我们应打破学科界限,把学科相近的实验室整合成跨学科、规模大、功能强、服务面广的校级或部级公共实验中心,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尽早完成《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全面修订工作,加大投入,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的实验。实验室如果做不到为学生开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
应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做为高校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研究生是重要的研究力量,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导师的研究生培养资助责任不明晰,对研究生的培养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研究生的资助制是“大锅饭、铁饭碗”,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应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导师对培养研究生的责任感,确保研究生的培养有项目支持和经费保证,建立新的与研究工作紧密挂钩的研究生资助制度,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增强研究生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当然提高培养质量,最关键的在于导师队伍是否是高水平高素质,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完善“跨学科选课制”,“论文三审制”,“学位课程综合考试制”等制度,以制度做保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三、学生方面
学校要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关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要培养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热爱所学专业,努力营造科技创新和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和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各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与载体,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和氛围,以“学术报告”会、“周末讲坛”等活动鼓舞学生奋发有为。首先,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对某个学科或领域产生兴趣,并为此而努力,才有可能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如此。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理性的批判精神,要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品质,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严谨勤奋的学风和学术研究的兴趣,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敢挑战学术权威,就不可能有创新。
努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如果每个人都单打独斗,不善于和别人共事、沟通,协同攻关,集思广益,怎么能形成合力,避免浪费?怎么能有多、快、好、省的创新?过去有人批评我们中国人,“做为每个人,个个是条龙,做为整体是条虫”,此言虽然有些偏颇,但也反映出不够协作的一些现象。
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精神,我们的学生存在严重的“被动实践”问题,也就是他们的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基本上是老师指定的,近似于“做习题”,而灵感往往来自主动实践中的自由探索。据报道,中国在国外的留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量和深度上基本上没问题。可在实验室研究或创新研究方面,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付。这些和我们的教育模式不无关系。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各有千秋,但有一些是相近的,这些人才与“应试教育”无关,与“灌输式教育”无关,我们的教育应该考虑的不只是教会学生什么,而且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学,教会他们怎样自由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我们要避免浮躁、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的行为,因为他们是创新的大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教授潜心研究小麦新品种达20多年,才获成功,如果浮躁、造假、急功近利,那是绝对不可能功成名就的。
宽容、自由、诚信、耐心、协作这不仅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制胜之道,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格。我们缺少一些硬件,但更缺少一流大学应该有的理念和文化。在大学工作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应牢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以身作则,人人都为培养创新人才着想。我们懂得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没有相应的环境与文化氛围是绝对不可能的。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大学应当为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创造创新的环境与氛围。创新环境的营造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几代人去维护去努力,它的效果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却能让一所大学保持永久的创新活力。让我们全体师生员工携起手来,共同营造一流大学应有的理念和文化。我们知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