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型思维人才的使命。创新型思维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富有创意的思维方式。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学会创造思维,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献身科学的坚强意志和科学精神。为适应社会需要,高校教师应认清创新型教育的宗旨,积极参与到创新型教育改革活动中来,努力使大学生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21世纪的创新性人才,应该具备如下的基本素质:
1、人格独立
这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人格特征。要求学生对现有的学说和权威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是持批评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只有这样,才能另辟蹊径,创立新说。从文化发展史看,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独创性的科学设想,往往是建立在怀疑和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出的质疑,是对原由理论的某种程度的突破。在它提出之初,很容易遭到多数人的反对。人才的健全的独立人格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和完善创新成果的基础和前提。
2、精神自由
精神自由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创新型人才思维活动的重要特征。所谓精神自由,是指精神无禁锢,思维无定式,心灵无负担。具体说来,就是创新主体在探索创新过程中,精神是自由的,不受宗教哲学文化政治影响的羁绊;思维是自由的,不受定式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多项性,从多种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多种方案,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3、兴趣浓厚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人们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且产生爱好的情感。兴趣浓厚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特征。在兴趣的驱动下,人才对事物的兴趣可以转化为一种热爱的情感,并由此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认真钻研的态度。兴趣使人处于兴奋的反映活动中,使人对事物的感受变得敏锐、迅速、牢固,并且促使人高度地专注它,主动地对它进行钻研和探索。浓厚而又广泛的兴趣还能帮助人才形成更为宽厚的学术基础和更为独特的知识结构,是他们在创新活动中能够调动更多的知识积累,形成更新奇的联想链接。
4、观察敏锐
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离不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使人才迅速地获得深刻.准确的感性材料,见到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各种现象,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敏锐的观察力常常是与强烈的好奇心仅仅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好奇就没有敏锐的观察,也没有创造性的想象。
5、坚忍不拔
创新活动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在目的的实现过程中,注定会遇到与目标相左的各种矛盾和干扰。只有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够经受住生理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挫折,才能把创新活动进行到底。
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培养上述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能胜任创新型教育的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教师本身具有创造力;第二,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三,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第四,创造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第五,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第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七,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
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新型人才过程中,教师应主动接受创新教育,使自身的能力水平符合创新教育的需求。教师应切实提高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突破对传统教师角色的认识,更深刻地了解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清晰地把握创新教育的实质和内涵,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应勇于在教学改革中走新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有特色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开拓进去,塑造自我的创新人格。
三、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
1、创造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
张扬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个性得到教师的关爱,学生的人格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的选择得到教师的支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教师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教师帮助其分析原因,不给学生造成压力。教师在讲课中有不足或出现错误,欢迎学生指出,从而形成从善如流,教学相长的局面。在高等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一定是让学生搞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和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教师要警惕和排除固有思维方式对创新的束缚。
2、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将研究适当引入课程
以往的高等教育偏重于传授知识,较少注意掌握知识的过程。近年来研究性课程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研究为基本教学形式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创新精神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在本科教育中开设研究课程,学习与研究所攻学科专业的演变历史和独特性,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科专业的发展;也可以将一门学科中的主要概念、原理、原则以易于学生探索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3、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需要教师发现学生的兴趣。大学生持久稳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能够保证他们刻苦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推动其对目标的研究探索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个性教育,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形成独立的个性。个性化教学,是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成为创造型的人才。
4、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程实施手段多样化
以多媒体教学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电视、录像、幻灯、投影和网络传输等技术,凭借其生动性、形象性、可控性、交互性等优点,服务于教学,辅助于理论阐述和事实分析,并能使学生感知到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表现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学活动尤其是新型课程开辟了新的天地.积极而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方式,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5、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
要把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作为大学生能力测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出题、阅卷方面体现对创造性思维的肯定和鼓励。出题时尽量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创新思想为考察重点和主要内容,为考核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尽量出一些设问灵活,情境新颖的考题,加大对创新能力的考核力度。同时要求在阅卷时要有比较强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不用僵化的标准答案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标尺,对学生答案中创新性的结论,要予以肯定和合理的评价;相反,对那些答案与论文内容僵化保守,缺乏创见的,要予以适当减分,以鼓励学生突破旧有的理论观念束缚,积极创新。